要看书www.1kanshu.net

“二位,”孙强将关闭发动机,回头郑重地看着陈阳和钱会长,“马上就要到韩宅了。不管等会儿会遇到什么情况,咱们都要保持冷静。记住,咱们是去做生意的,不是去探险的。”

陈阳深深地点了点头,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他预感到,这次泉城之行,绝对不会像普通掏老宅那么简单。

三人下车,踏入巷中。脚底的青石板路在经年累月的踩踏下,被打磨得光滑如镜,泛着幽幽的光泽。石缝间,嫩绿青苔探头探脑,吸吮着晨露的湿润,为古朴的街巷平添了一抹生机。

街道两旁,梧桐树虬枝横生,枝桠交错如网,几乎遮蔽了半边天空,投下一片清凉的绿荫。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摇曳生姿,更添几分静谧。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清脆悦耳,与近处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交织成一首自然的交响曲。与外面车水马龙、喧嚣繁华的都市景象相比,这里仿佛是隔绝于尘世之外的另一个世界,时间在这里悄然停滞,一切都显得那么悠缓而宁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沿着蜿蜒的巷子信步而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混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潮湿气息,那是老宅特有的味道,也是历史的味道。

走了约莫五六分钟,一扇气势恢宏的朱漆大门赫然出现在眼前。门楼高耸,飞檐翘角,斗拱层叠,虽已年久失修,朱漆斑驳脱落,露出下面暗沉的木头底色,却依旧彰显着昔日的华贵。

门板上,原本金光闪闪的铜钉如今锈迹斑斑,却更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门楣之上,一块砖雕而成的匾额历经风雨,依旧清晰可见“紫气东来”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笔法雄浑,气韵生动,隐隐透出一股祥瑞之气。

门前的两只石狮子,一只脚下踩着绣球,一只脚下踩着幼狮,虽表面布满孔洞,石缝间杂草丛生,却依然威严地蹲坐着,守护着这座老宅,无声地诉说着韩家昔日的显赫与不凡。

“就是这里了。”孙强抬手细致地抚平西装前襟的褶皱,目光扫过朱漆大门,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干净的手掌,略一停顿后,迈步上前。

他熟稔地握住那锈迹斑斑却依旧结实的铜质门环,指腹摩挲过冰凉的表面,仿佛能触到岁月沉淀的痕迹。未发一言,他手腕微沉,力道恰到好处地叩击了三下。

铜质门环与木门相撞的瞬间,一声清脆的“笃笃笃”在寂静的巷道中骤然荡开。这声音并不急促,反而带着某种古老的韵律,在狭窄的空间内反复回响,余音袅袅,久久不散。声波掠过墙头,惊起几只停歇的麻雀,扑棱着翅膀飞向树冠深处。

等待的时间漫长得令人难耐。陈阳下意识地侧过身,目光扫视着大门周遭的细节,试图打破这片刻的沉寂。

高耸的门墙足有三米多,青砖垒砌得严丝合缝,墙基厚重,岁月并未在上面留下太多侵蚀的痕迹。墙头覆盖着整齐的灰色筒瓦,边缘微微翘起,几丛生命力顽强的瓦松从瓦缝中探出头来,细小的根茎紧紧抓住青砖,绿意盎然地点缀着斑驳的墙面。

他的视线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大门左侧的墙体下方。那里,一方方正正的凹槽赫然醒目。凹槽约莫半米见方,深约十余厘米,边缘整齐,像是原本镶嵌着什么东西。

陈阳眯起眼睛仔细打量,发现凹槽底部隐约可见一些浅褐色的痕迹,像是某种生物的碎屑,又像是天长日久积累的尘埃。他心头一动,凑近几步,伸手想触碰那凹槽边缘,却在即将触及时收回了手指。

显然,这里曾经放置过一块石碑。如今石碑不见了踪影,只留下这空荡荡的基座,无声地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陈阳的目光在凹槽周围逡巡,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当年石碑矗立于此的场景——风吹日晒,雨打风吹,石碑上的字迹逐渐模糊,最终被时光吞噬,只留下这方空寂的凹槽,成为岁月变迁的见证。

门内先是传来一阵细碎的摩擦声,像是老式木地板不堪重负的呻吟,接着是一声沉闷的门闩滑动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带着几分腐朽的气息。

终于,门闩被拉开的沉重声响,那种金属与木头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巷子里显得格外刺耳。

“吱呀”一声,大门被拉开一条缝,缝隙中透出昏暗的光线,一个脑袋小心翼翼地探了出来。

这是一个约莫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身材微胖,肚腩在旧西装下隆起,面色是一种不健康的焦黄色,像是长期缺乏阳光照射或者熬夜过度造成的。

眼袋很深,几乎垂到了颧骨上,眼神游移不定,左顾右盼,透着一股精明又带着几分焦躁的气质。

他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旧西装,袖口已经磨得发白,领带歪斜着系在脖子上,领口处还有几个油渍,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个急于推销什么的小商贩。这正是那位远房堂侄韩大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