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韩大宝的目光先是警惕地扫视了一下巷子两端,确认没有其他人后,才将注意力转向眼前的三人。

“你们是?”韩大宝的语气有些不耐烦,声音带着明显的鼻音,好像刚刚感冒过似的。他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先是看了看孙经纪人熟悉的脸,然后视线转向钱会长和陈阳,眼中闪过一丝审视。

“韩先生,我是老孙呀,昨天咱们还通过电话。”孙强连忙堆起笑脸,声音比平时高了几个调,显得有些谄媚,“这二位就是我电话里跟您说的,从江城来的钱会长和陈老板,专门来看老宅子的,您看,他们大老远跑一趟,诚意十足啊。”

韩大宝听到这话,眼神微微一亮,但很快又收敛起来。他“哦”了一声,把门又拉开了一些,但身体依然斜斜地堵在门口,没有立刻请他们进去的意思。

他上下打量着钱会长和陈阳,目光在钱会长身上多停留了几秒,似乎在评估这个人的经济实力。特别是看到陈阳如此年轻时,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仿佛在想:这么年轻的小伙子能有多少钱?

韩大宝撇了撇嘴,嘟囔着:“从那么远跑来?江城啊,坐火车得好几个小时吧?”

他顿了顿,似乎在心里盘算着什么,“行吧,既然都来了,进来看看吧。”

韩大宝语气突然变得有些急躁:“不过咱们丑话说前头啊,东西都在里头摆着呢,你们自己看去,看好了就直接说个价,一口价,别磨磨唧唧的讨价还价。”

韩大宝说话间,不自觉地搓了搓手指,“我这儿还一堆烂事等着处理呢,可没有时间陪你们慢慢挑慢慢选啊。”

他的语气透着一股浓重的市侩气息和明显的不耐烦,仿佛这些祖传的古董字画,在他眼中就是一堆占地方的破烂,变卖祖产对他而言,只是一桩必须尽快了结的麻烦差事,远不如尽快拿到现钱来得实在。

“再说了,”韩大宝又补充了一句,“这些老东西我也不懂,反正都是要卖的,早卖晚卖都一样,早点卖了我也早点省心。”

说话间,他已经完全拉开了门,但仍然站在门槛上,似乎在等待什么承诺或者保证。

陈阳和钱会长交换了一个眼神,眼中都闪过一丝会心的光芒。这种态度他们在古玩市场上见得太多了,往往意味着主人对物品的真正价值缺乏认知,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急于脱手,这对有眼力的买家来说反而是千载难逢的有利条件。

“韩先生放心,我们都是爽快人。”钱会长笑着应道,声音里透着商人特有的圆滑。

韩大宝这才侧身让开门口,身形略显臃肿的身体在门框中移动,给三人让出了一条勉强通过的通道。三人迈过高高的门槛,那门槛足有半尺多高,青石材质,表面被岁月磨得光滑,却在边角处留下了些许破损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无数次的踏足与离别。

走进了韩家老宅的瞬间,一股特有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木材、青砖和时光混合而成的独特味道。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一进院落,占地约有三百多平方米。院子是标准的四合院格局,严格按照传统建筑的礼制布局,青砖铺地如棋盘般规整,每一块青砖都有巴掌大小,表面泛着幽深的青灰色泽。

虽然不少砖块已经松动、碎裂,有的甚至向一侧倾斜,形成了高低不平的地面,缝隙里长满了顽强的杂草,那些绿意盎然的野草从砖缝中钻出,有的已经长到半尺多高,随着微风轻轻摇摆。

显得有些破败荒凉,却掩盖不住骨子里的大家风范,但整个院落的尺度感和规整的布局,那种对称的美感和空间的层次感,依然能让人想象出它鼎盛时期的气派,想象着曾经这里高朋满座、车马喧嗽的繁华景象。

正房坐北朝南,严格按照风水学的要求建造,面阔五间,每间约有四米宽,进深宏大,足有十米开外,形成了庄重威严的建筑体量。

屋顶是硬山式,线条硬朗而富有力度,铺着灰色的筒瓦,那些瓦片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整齐地排列着,虽然有些已经松动或破损。

屋脊两端有简单的吻兽装饰,那是两只石雕的螭龙,虽已残破,鳞片和爪牙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但那种腾云驾雾的气势依然隐约可见,风骨犹存,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东西厢房各三间,对称分布在院落的两侧,形成了完美的平衡感,每一间厢房的尺寸都略小于正房,但同样保持着传统建筑的比例美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