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炮火连三月,家书索万金 (2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难。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时候,许多后世繁华发展的地方,在当时的人们眼里,可能就是不毛之地,根本不值得浪费粮食兵力去打下来,然后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维持对它的统治。
好在。
朱元璋喜欢让大明的版图越来越大,对于这一时的困难,他决定再勒紧自己的裤腰带。
“哭穷归哭穷,想要让乖孙你口中的这座宝岛,长治久安,还是得派人过去发展,好在发展了海运以后,这些岛屿也就有了人气了。”
而在大多数人没有看到利益之前,想要让大明各个阶层的人前去主动做贡献?
难如登天!
【爷爷,宝岛上面有许多良田,只要把水利弄好了,那里的发展不会比内陆差的。】
农业为主的年代,有吃有喝的才是王道。
朱元璋当然也知道,水利工程对一个地方有着怎样天翻地覆的改变。
就比如四川那块宝地。
有了李冰父子治水,修堤作堰,这才灌溉出田亩万顷,成为天下一大粮仓之一。
倒是可以派户部兴修水利的官员前去,只是光靠朝廷的帮助图谋发展,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让那块宝岛上的人口,快速成长起来。
【爷爷,我们可以告诉人多地少的一些地方的百姓们,到了那里,每家能分到三十亩良田,只需要自己开垦,配合官府搞好水利,而且开始种植粮食后,十年内不用交税就行了。】
人口迁徙有主动的,有被动的。
朱雄英认为,百姓的主动性,能够让宝岛的稳定发展,事半功倍。
当然了。
要是给予了优厚的待遇,还是没有人主动的话,为了大局着想,只能采取相对强硬的手段。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咱这就让户部去查查,今年哪些地方人口增速高,而且粮食缺口大,咱再让地方官员去张贴告示,想去的,咱可以派兵过去的时候,把他们的家小一并带过去,他们连船费都不用捞,还有军队保护,总该没有后顾之忧了吧。”
不好说。
古人讲究故土难离。
对于此事,朱雄英只能做好两手心理准备。
“爷爷,另一封给我的!”
朱元璋看了一眼,没有再读,而是直接总结。
“老四这小子还算是有良心,他说他哭穷不是朝你哭的,让你少烦恼多吃饱,赶紧长高,别偷懒,好好练武,长大了跟他一起上阵杀敌去。”
【四叔要是等到我长大,才把倭国拿下的话,那他就不是征北大……】
朱雄英在感受到老朱眼神微妙的变化后,心声戛然而止。
“乖孙?”
【爷爷,既然海军想着年前驻扎到琉球群岛上去,开春之前,他们的军需物资必须准时送达,爷爷你还有钱吗?】
朱元璋听到这话,再看老四写的那些狗刨出来的家书,嘴角狠狠一抽。
那句诗怎么说的来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老四确实在海上漂了三个多月了。”
只是这家书抵不了万金,而是要索万金。
尽管朱元璋想靠自己解决这个难题,但是,他除了印宝钞以外,还真就没有其他的法子。
“乖孙,要不你还是练练嘴皮子,哪天咱给你召集京城船商,来跟你谈谈海上贸易的事,让他们送那个什么加盟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