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朱雄英听到老朱的这个提议,把头摇得像是拨浪鼓。

【在南京居住的船商,多是走河运的,让他们改道去干海贸,他们心里一定不乐意,强扭的瓜不甜。】

朱元璋看了一眼远处正在筛查奏疏的那七个大学士,压低声音反驳着。

“强扭的瓜是不甜,但它解渴啊,乖孙你要的船,工部要到腊月底才能造出来,就这,还是把海军的几艘船往后挪了挪工期,工部的匠师今年过年只能休一天假,咱就想着,只要来造船厂订船的钱有了,咱今年腊月和正月,给匠师们发两倍的俸禄。”

为了保证机密不外泄,如今造船厂的匠师,都签了终身契约。

家里的子女,成年了还包分配差事。

不论是去参军还是子承父业,还是女子入南局,都有优先举荐权。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加班加点地赶工,负责造船的匠师们,也没有任何怨言。

朱雄英知道,老朱这是故意诉苦给自己听的,他略一思索,便劝老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大臣入股我的船还行,那些商行的,他们可不愿意再让皇家分一杯羹,只要老老实实交税就行了。】

虽说商绅天生具有一定的软弱性与服从性,但他们可不傻,见不着兔子不撒鹰。

海军确实将内陆到宝岛和琉球等海域能荡平了,可只要海禁一日未解,倭寇的危害没有彻底消除,他们就不会迈大步往前走。

朝廷想要逼迫他们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乖孙,那你说怎么办吧,到年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咱往哪里去给三万……不,算上新征的驻岛海军,一共五万,这五万海军光是粮草,就要先准备一百万两银子的,再算上火器,得加倍!”

朱元璋伸手挠了挠自己皇冠上的龙纹,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两全的法子。

【爷爷你别急,商绅那边暂时拿不出钱来,可以让京城的达官显贵们掏啊。】

让他们掏?

朱元璋想到地方有灾,他让捐款捐物的时候,清贫的官员,勒紧裤腰带只能捐半个月的俸禄,而越是家里富贵的,越是财不外露,他们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国事从不往心里搁。

“乖孙,咱倒是想着再抄几户人家,可你也知道,自从朝廷整顿官场风气,他们做官的做官,经商的经商,两不掺和,咱总不能当那肆意滥杀的暴君吧。”

暴君一般都是二世而亡。

朱元璋如今不光有了能够接班的儿子,还有了皇太孙。

肃清完了朝堂,又将兵权牢牢地掌握在了手里,光凭一个朝廷给老兵伤兵留田分地包养老,就算哪个武将心里有想法,手下的将士也会替他把此人的项上人头送上来。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做事就没必要那么激进了。

但也正因为这样,碰到搞钱这样的难题,他解决不了,只能希望幕僚乖孙,能给他出些救得了急火的主意。

“爷爷,菜!”

“什么菜?咱菜?”

朱元璋知道这个菜,在乖孙的口中,是指无能的意思,虽然感觉脸上有些无光,但也无法反驳。

毕竟在这方面,他是真的菜。

“不是那个菜……”

朱雄英只能急得在心里开喊。

【蔬菜大棚里的菜,算算日子有能够收获了的吧?】

“这事是你爹管着的,咱还真没问,那些蔬菜大棚里到底种了什么,乖孙,你的意思是,让咱卖菜?”

朱雄英点头又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