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陆鸣听出来刘彻的意思,想想确实很有趣。

不管是被金钱腐蚀,还是被恩情拿捏,答应舞弊的考官都不是合格的考官。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盘算落空的时候,会不会感觉自己像个小丑呢?

可惜,这点乐趣太过有限,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这两项制度与科举的消息一同宣布,广大寒门士子会对科举更有信心。

没有糊名法和誊录制度,科举的弊端显而易见,天下的寒门士子怎么会想不到这些弊端。

要是他们考不上,不管事实如何,都会影响他们对科举的信心。”

面对一个有明显漏洞的制度,考不上的人完全有理由相信,不是自己水平问题,而是被权贵做局了。

哪怕制度没有问题,承认自己水平不行也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而大汉的科举刚要起步,还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口碑,正是容易被质疑的时候。

这时候最需要全力彰显自身的公平公正,以便激励天下寒门参与科举。

“陛下,臣认为富民侯说的对。”

卫青和霍去病也都赞同,“将士们知道军中赏罚分明,知道自己立下的战功可以换来实际的好处,他们才会去奋勇拼杀。

不会担心自己的舍生忘死是在为他人做嫁衣。”

面对一件明显不公的事情,又会有多少人全力投入去努力呢?

“而且堵上一些漏洞,考官也少了一些被腐蚀的机会。

原本能坚持不贪腐的那些人,也不用被以前的恩情所裹挟,用科举来还自己的人情。”

人心经不起试探。

贪腐的机会一大堆,有漏洞不堵上,是嫌弃朝堂上人太多么?

一番讨论后,刘彻决定一同宣布。

“科举制刚开始,信心最重要。朕要让天下士子看到朝廷的决心。”

……

未央宫,早朝。

“陛下,考取各县吏员的将士十日后就要结束服役,到时即可前往各县任职。”

奏报结束后,卫青坐回到自己的位置。

他能做的已经都做完了,之后就看这些将士的表现,在新的环境中能否做出成绩。

“左右内史,这是第一批担任吏员的军中士卒,天下人都在看着,你们要掌控好局面,有问题要及时处理。”

对于各地县令来说,考进来的不是他们自己安排的人选,容易出现排外的情况。

但军中将士也不是好惹的,战场上杀人都敢,要是被排挤的严重了,砍下两颗脑袋也不是不可能。

朝廷不能允许出现这种场面,左右内史必须负起责任。

他们俩要是能尽心竭力的稳固局面,盯紧各县的县令,局面就不至于太坏。

“臣奉诏,必不负陛下所托。”

汲黯和倪宽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不敢马虎。

退朝后,回到各自官署,一封封信件发出,叮嘱各地县令要谨慎从事,还会亲自去各县巡查。

可军中士卒到任后不久,倪宽辖区的万年县还是出了问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