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可眼下呢?

温以缇眼尾的青影掩不住,往日里清亮的眸子蒙上了层化不开的疲惫,连带着说话的声音都轻了几分。

眉间那道浅浅的纹路,像是被常年的愁绪刻住了似的,总也展不平。

尤典药终究没忍住,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疼惜:“温大人可知,这天下离了谁,日子都照样过。你肩上担子重,可也得学着松松劲,总不能把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真把身子熬垮了,反倒什么都做不成了。”

尤典药的话像一盆温水,慢慢浇熄了温以缇心头的躁火。

待《耕方要略》的事尘埃落定,温以缇终于给自己放了段短假。

静下来时才发现,连日的紧绷早已让身心都透出几分疲惫,夜里多梦,白日里也总觉提不起精神。

或许,她是真的该歇歇了。

此前的《知味小语》《应急活法》《疫中救民方略集》刚在京中卖得脱销,这本农书一出来,更是使众人惊了一把。

《耕方要略》里不仅详细记载了甘州农事的大小难题,还附了改良后的曲辕犁图纸、新式水车的构造,甚至连豆类发酵制肥的法子都写得明明白白。

甚至引得几位老翰林争相传阅,连户部?工部掌管农桑的官员都亲自上门。

这知味居士到底是何方神圣?

京中茶肆里,说书先生拍着醒木,“前阵子写孩童启蒙书,转头又出医书,连痘症防治都说得头头是道。如今竟连农书都编得这般精到,难不成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邻桌穿青衫的举子呷了口茶,低声道:“依我看,这知味居士十有八九是宫里的人。你想啊,甘州的农事细节,寻常百姓怎会知晓?还能得特准刊印,背后定有贵人撑腰......”

“但无论如何,《耕方要略》终究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此前知味居士写的两本医书,连同那本孩童读物,本本都关乎百姓生计。”有学子附和着。

“这知味居士,当真是大善之人啊!”有人在茶肆里慨然长叹。

“可不是嘛!一看就是心系天下的人物,不然怎会从医、从教到农桑,处处都为百姓着想?”

京中百姓日子过得富庶,京郊农户也少受饥寒,大多没体会过边境百姓的风霜,或是大灾之后的流离。

但读书人却不同,他们熟知时事,见知味居士这四本书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桩桩件件都贴着百姓的冷暖,心中那“读书为民”的纯粹念头,顿时如火星遇了干柴,腾地烧了起来。

一时间,京里的茶肆、酒楼、客栈,处处都在议论这位知味居士。

而此刻那些高门大户、世家勋贵,半数以上心里早已猜到了这位居士的身份。

起初难免震惊,可转念一想,既然对方有意藏着掖着,他们又何必点破?

真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反倒让那人的名声更盛,岂非得不偿失?

于是众人心照不宣,只把惊叹藏在心底,任由这股议论的热潮在京城蔓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