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娘!”阿姐不敢置信地抬头,“我答应给爷爷五文钱的!”

“五文?!”娘的声音陡然拔高,抱着弟弟的手都在抖,“你当咱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你爹抓药不花钱?这不是明着抢吗!”她的话像带刺的藤条,又快又狠地甩向老爷爷。

老爷爷摆摆手,“无妨,孩子没事就好。”

说罢转身就要走,咳嗽声在空荡的院里格外清晰。

“爷爷!”阿姐挣脱娘的手追上去,袖袋里的铜板硌得掌心生疼。

娘在身后啐了一口:“我就知道是来骗钱的!”抱着弟弟摔门进了屋,门板撞在门框上,震得墙皮掉下来一小块。

“阿爷。”阿姐跑到老爷爷跟前,把攥得发烫的铜板塞进他手里,一共十枚,边缘都磨圆了,“这是今天换的钱,给您买米糕,剩下的是辛苦费。我娘她……她是急坏了,您别往心里去。”

老爷爷捏着那几枚铜板,沉甸甸的。

他低头看着阿姐瘦得尖尖的下巴,忽然觉得这双眼睛有些眼熟。

爷爷把铜板往回一塞,指腹的茧子蹭过阿姐的手心:“阿爷不差这点钱,“我本不住城南,今日是来办点事,撞见你们,也是缘分。这钱你们更需要,拿着吧。”

阿姐捏着铜板不肯松:“那阿爷您来办什么事?我能不能帮上忙?”

爷爷愣了愣,转身从竹篓深处抽出本书。

“这就是我要办的事。”他把书递过去,“这书送你了。”

阿姐眨眨眼,望着那本厚厚的书,不明白为什么要送这个。

“小姑娘,你识字吗?”周爷爷的声音带着点笑意。

“识!”阿姐立刻挺了挺胸,小脸上满是自豪,“别看我家穷,认得许多字呢,《百家姓》都能背呢!”

爷爷笑起来,眼角的皱纹像漾开的水波:“我瞧着你就像识字的孩子。”

他把书往她手里送了送,“这书你拿着。我本想在城南找些人,把书里的法子传出去,都是救命的学问,像你弟弟今日头晕的情况,上面都写着怎么救。”

阿姐捧着书,纸页糙得硌手,却像捧着块滚烫的烙铁。

她低头看着封面上的字,轻轻念出声:“应急活法……”

“厉害吧?”周爷爷说,“这是知味居士特意写的,就是想让咱们百姓多些活命的法子,本就是要免费发的。”

其实他没说,这书挑人,得是聪明、识字,又心善守信的,才能把这些法子好好传下去。

他来城南,是因为自己也在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混过,知道这里虽乱,却藏着不少讲义气、肯帮人的汉子,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最缺救命的法子,一点小病小痛就可能拖垮一家人。

阿姐还是犹豫:“这太贵重了……”

爷爷抬手摸了摸她的头,“不贵重。快拿着回家吧。”说罢转身就要走。

“爷爷!”阿姐急忙喊住他,把书紧紧抱在怀里,“您还没告诉我您叫什么呢!”

“我姓周,”他的声音混在风里,带着点咳嗽,“你叫我周爷爷就好。”

望着周爷爷的背影,阿姐急忙往前追了两步,扬着嗓子喊:“周爷爷!您放心!我一定把书里的法子都记牢,教给院里的叔叔婶子们!”

风卷着她的声音往前送,周爷爷的脚步顿了顿,远远地摆了摆手。

阿姐又赶紧补充,声音脆生生的,带着点急切:“对了,我叫巧娘!您要是再来城南,就来这院找我,我给您烧水喝!”

巧娘才攥紧怀里的书往回走,刚迈过门槛,就被一只手狠狠揪住了耳朵,阿娘站在堂屋门口,眉头拧成个疙瘩,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你这死丫头!耳朵长哪儿去了?”阿娘的声音又急又气,扯得巧娘歪着身子直吸气,“我刚说什么?那来路不明的老头能是什么好人?城南这地界,除了坑蒙拐骗的还能有什么?你倒好,还追出去跟人搭话!”

耳朵像被火烧一样疼,巧娘咬着唇不敢作声,只把怀里的书护得更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手里抱的什么?”阿娘眼尖,瞥见那本书,劈手就夺了过去。

巧娘被揪得耳朵火辣辣地疼,忙仰着头解释,声音带着点发颤的急切:“娘!这是方才那位周爷爷送我的!他说特意来城南,就是想把书里的法子教给大家,都是治病救人的讲究!弟弟刚才头晕倒了,他用的那些法子,就是从这书上看来的!”

书页被扯得哗啦响,阿娘翻了两页,眉头皱得更紧,家里虽穷,却也都识字,看得出上面的字迹工整,说的都是些头晕、腹痛的应对法子,不像胡编乱造的。

方才的火气消了大半,她把书往桌上一撂,语气还是硬邦邦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时,里屋传来爹爹虚弱的声音:“巧娘,过来。”

巧娘立刻挣脱阿娘的手,跑到床边。

爹爹半靠在床头,脸色蜡黄,盖着的薄被下,腿还肿着。

他咳了两声,伸手摸了摸巧娘发红的耳朵:“阿娘是急坏了,别怪她。”

又看向桌上的书,“那老爷爷……真是好人?”

“嗯!”巧娘用力点头,眼睛亮起来,“他说书里的法子能救人,弟弟头晕就是用书上的法子救的!”

爹爹望向那本书,沉默了片刻,轻轻叹了口气:“既是能救命的书,就留着吧。你娘……也是被穷日子逼怕了。”

巧娘没说话,只是往爹爹身边凑了凑,听着他胸口起伏的喘息声,心里暗暗打定主意,定要把书里的字都认全了,说不定,以后还能帮上爹爹呢。

阿娘把书往桌上一放,她瞥了眼床上的父女俩,嘴角撇了撇,语气还是硬邦邦的,却没了方才的火气:“合着就我是恶人,你们倒都成了良善之辈。”

她拢了拢衣襟,声音沉了些:“咱们常家祖上也是官宦之家出身,如今虽落了难,住进这城南破院,可规矩不能丢。”

说罢瞪了巧娘一眼,“当初教你的,忘了?这地方龙蛇混杂,三教九流什么人没有,打交道总得多个心眼,怎能随便跟陌生人搭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