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9章 立储(二) (1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怎么突然就要立太子,都没跟我商量一下?”
晚间,得宫人禀告的李碧来到甘露殿找到了在这里躲清闲的丈夫。
李破正在读史,这明显是当皇帝以后养成的习惯,以前他也没那个条件和耐心。
当了皇帝就不一样了,以史为鉴嘛,而且越是文理通达的文人越喜欢用典,你不明白其中含义的话,除了尴尬丢脸之外,也很容易理解错臣下的意思。
所以李破闲下来一边练他的大字,一边读些史书。
如今则更进一步,文人们陛下的史书力求精简,有时候短短几个字,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比如说岁大饥,人相食。
六个字便描述出了当时的惨相,而隋末的山东便是如此。
因征伐辽东,官府催逼过甚,加上大水,灾荒,人们实在活不下去了,便选择了亡命一搏,揭竿而起,挣个活路。
但你以为当时的义军就具备天然的正义性吗?
在乱世当中想要活命的人,什么事做不出来?他们真的是想推翻前隋的统治?大部分人其实只想活下去而已。
怎么活下去?烧杀抢掠,残暴程度上比之匈奴人,鲜卑人一点也不差。
张金称,朱粲这样的吃人魔王只不过是其中恶名昭彰的,而食用两脚羊是当时山东义军的普遍现象。
河南,河北,山东,这些受杨广北征荼毒最深的地方,最后都成了人间地狱,始作俑者是杨广和前隋朝廷,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没有谁是无辜的。
文人笔下的岁大饥人相食之语,精炼归于精炼,却无法道尽当时惨相于万一。
野兽横行,人鬼相杂。
…………
李破毕竟底子太差,那些过于凝练的语句让他读起史书来颇为费劲,所以很快他就养成了个习惯,用自己的大白话给做出翻译,随即乐此不疲,觉着自己许也能成书。
咱这译本拿出来,不给文人看,给识点字的普通百姓瞧正合适,一篇篇的小故事,足以吸引眼球。
李碧找过来的时候,他就趴在桌子上,一会看看书本,一会伏案写上一段,看上去分外努力的样子。
看的李碧既好笑又无奈,这装模作样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有多刻苦用功呢。
两个儿子其实都有点随了丈夫,不是读书的材料。
李安别看还小,却也到了开蒙的年纪,不用别人说李碧就知道,次子也不太像能读进去书本的样子,抖起小机灵来却一个顶俩。
…………
面对妻子的询问,李破让宫人仔细整理好自己的“书稿”,拉着妻子的手坐到塌上,这才说道:“大郎是嫡长子,脾性咱们也都知道,再耽搁下去也没什么必要。
其实不算是我临时起意,今年正逢开国第十个年头,东边的战事就此了结,我可以专心于朝政了。
让他帮着分担一些……不然迟迟不立下储君,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说不定就会错了意,对咱们儿子不利。
最近我读到秦史,始皇帝求长生,不愿早立储君,临终授命,立了个胡亥,民间都传立的本是扶苏,可李斯赵高等人矫诏而立胡亥……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明白,皇帝近臣们眼瞅着始皇帝在立储之事上迟疑不定,哪有不生他想的道理?
不管始皇帝临终时立的是哪个,其实结果早已注定……”
李碧皱眉听着,觉着有些不对劲,轻拍了丈夫的胳膊一下,“说什么呢?咱们才多大岁数?万不至于像始皇帝那般……”
李破笑着对妻子道:“我说的是年岁吗?我说的是其中的道理,按我以前的意思,总要再过个两三年,等到大郎真正长成,在他那秦王府有了底子,再顺理成章晋储君位。
可现在看来,有些想当然了。
过上几年,二郎也七八岁了,到了懂事的年纪,有心之人说不定就会以为我要比较一下两个儿子的优劣,你说他们会做什么?
若真挑动的两个儿子不睦,麻烦的还不是你我?”
李碧点头,赞同了丈夫的说法,只是还有些狐疑,“前隋文皇帝夫妇可也不是蠢人……”
李破就笑,“那不一样,其中详情咱们也不知就里,可当时独孤皇后从中出力颇多定是不假,只要咱们夫妇拿定主意,你别从中作梗,也就无事。”
李碧也笑了,“都是我生的,一碗水端平不容易,但让他们兄弟各享各的福还是能做到的。”
看着自信的妻子,李破的好话张嘴就来,“这个还真就得靠你,我忙于朝事,对他们关顾不多。
前几年大郎还小的时候,眼瞅着他读书不成,练武也稀松的样子,总觉得他够呛能继承家业。
但现在再看,却是有了些模样,这全赖贤妻教导有方,大郎如此,二郎估计也不差。”
李碧听着丈夫的恭维,顿时得意的眉开眼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