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罗洁英笑道:“如果担心我怪你,事先就得跟我商量,这种马后炮没什么意义。”

何强解释道:“这事并没有最终决定。过两天他们还要听我回复。”

罗洁英平静地问:“那你现在还坚持初心吗?”

何强郑重地说:“听了姐姐的话,我更加有了信心。我就继续留在宁港,直到港口建好。”

罗洁英淡淡地说:“我并没有鼓励你留下,只是让你自己决定。至于港口建设,既然已经列入省政府工作计划,就不会轻易改变。这个尽管放心好了。”

“可是,”何强说:“一类口岸不是那么容易批下来的。我既然承诺,就要尽最大努力达成目标,否则将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

罗洁英微微一笑,说:“你能有这份责任心,我很欣赏。好吧,就按照你心里想的尽力而为。如果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尽管开口,我不会轻易拒绝的。”

跟罗洁英挂断电话后,何强到县轻工局和县纺工局视察工作。按照全县机构改革方案,目前这两个局即将被撤销,相关职能并入县工业局。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这两个局的人员安置。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轻工局、纺工局和工业局等三个局机关工作人员中,临时工一律清退;五十岁以上的副科级干部,五十三以上的正科级干部,一律退居二线;中层股级干部竞聘上岗;一般工作人员采取自报和统筹的办法,重新安排岗位。

因为面临工作调整,这三个参与改革的局,尤其是轻工和纺工,人心波动很大,何强的耳朵中不时能听到他们员工的各种议论牢骚。

何强这次过来,主要是了解机构裁撤过程中,有没有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原本轻工局和纺工局,都是全县举足轻重的大局,可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他们下属的集体和国有企业,纷纷改制出售,目前几乎成了光杆司令部,这让何强心里也不好受。

像县轻机厂、农机厂、自行车配件厂、纺织一至五厂、缫丝厂、服装厂、水厂、化肥厂……哪一家不是几百上千员工的规模?仿佛在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了私企:工人下岗再就业,承包厂长成了大富翁、资本家。为职工服务的厂长,变成了职工为他打工的老板。

何强到宁港上任时,大中型国有企业、大集体企业,仅剩下半死不活的酒厂还没有改制掉。在何强的坚持下,酒厂没有一卖了之,而是变成了政府占大股的股份制企业。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酒厂改制后,并没有停滞不前,反而焕发了生机,如今已经成功上市,所产“宁港大曲”,成了省优名酒,行销全国。

何强首先来到纺工局,他一边听取机关工作人员汇报,一边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让随行的县委办主任童远记下群众诉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给予帮忙解决。

离开纺工局后,何强又来到轻工局。走访结束后,已经到了上午下班时间,单位领导邀请何强就餐,何强想到目前情况复杂,便坚持拒绝了,说,等到你们三家合并成功,到时我再吃你们的饭。

何强午餐就在政府机关食堂简单解决。回到宿舍后,他洗了一把脸准备午休,这时王嫣然走了过来,向他汇报上午的工作。原来王嫣然按照何强的指示精神,上午召集了宣传部、文明办、公安局和城管局等部门负责人,开了一个短会,把何强昨晚布置的任务安排下去。何强听了很是满意,当即表扬了几句,说,这样很好,先让这些算命先生在县城无法立足,接下来再让镇村做工作,文化宣传部门要加大反迷信活动的宣传力度,力争让这种不良现象尽快减少,乃至消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