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四章 功成归墨 (1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濮阳!”
“同齐鲁之地的城池相比,还是有不同的,除了临淄之外,能够超过此城的屈指可数!”
“城池不为小,繁华出乎所想。”
“近来的水势灾情,虽未亲历,也能有闻诸般消息。”
“班大师,盗跖,难为你们了!”
“若非关键之刻,我定要出关的!”
“现在!”
“看着你们都无碍,我心安定,只是,还是觉得惭愧!”
“……”
“班大师,你的气色也比先前好了不少,那些滋补的丸药……勿要推辞。”
“如今我修行初成,待修行稳固之后,我意前往塞外长白之地,昆仑附近也可走一走。”
“应有所得。”
“……”
东郡,濮阳。
作为东郡的郡治之城,无论规格,无论繁华,无论民力,自然位列一郡之顶尖。
再加上咸阳的些许关系,濮阳更得优待,城池建造的更大一些,城郭都外沿不少。
距离水灾结束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
雨水停歇,城池内外的整顿便是快速开始了,作为郡治之地,所能调动的力量自然是最强的。
整个东郡之地,濮阳也必是最先梳理好秩序的城池!
新岁之前,整个城池就基本上恢复灾情前的模样,甚至于还趁机将许多地方好好的修缮了一下。
……
唯有城池四周偏远之地,唯有路况、地势不为上佳的区域,还有些些许残留。
不过,虽未齐整,内部庶民百姓的起居用度影响不大。
在郡县之力源源不断的助力下,每一日,各方区域都在恢复,彰显更胜前一刻的风华。
自齐地离去,多有所观。
灾情!
还在真道宗那里修行的时候,就日日耳闻,很大很大的灾情,堪为诸夏千百年都难得一见的灾情。
雨势不断,灾情覆盖方圆千里之地,大河多无序泛滥,还是在平坦开阔的中原之地。
灾情可想而知。
数不尽的田亩被淹没。
数不尽的村落房屋被淹没。
数不尽的河道沟渠被淹没。
……
纵然地势稍好一些的城池,也不能真正独善其身,同样损毁不少,诸般外物尚且如此,何况居住其中的人儿?
自己非少不更事的年岁,灾情造成的损伤,不会小,因灾情伤亡的人定然不会少。
墨家!
如果中原的一切还在先前诸国岁月,如果墨家还和以前一样的弟子众多,一样的名声远扬。
此般事,墨家当有所为。
当有极大的助力。
想来中原诸多郡县的庶民百姓会好一些。
之前在齐鲁之地的时候,有闻秦国救灾多混乱,派遣之人还是嬴政的一个小娃娃。
公子高!
其人数月之前在齐鲁弄出不小的动静,应有一些小聪明的。
可!
治水救灾之事,一个小娃娃如何可以为事?
非经年老吏之人,如何可以为之?
那么大的灾情,必然需要经验老道之人才能够妥善的处理和解决,后来……嬴政的确派遣其他人了。
多有荒唐!
是否晚了?
暴虐之君,随心之事,中原诸郡之民多有受灾遭劫!
从齐鲁离开,进入中原之地,一路上,所见种种,仍可一见灾情惨状的残留。
城池还好,其余的乡里村落,则是难说。
一些地方有所恢复,另外更多的一些地方,还在尽可能的梳理田亩,还在重建房舍……。
除了灾情之事。
还有一件事令人多有不悦。
这一次的中原水灾之事,墨家自然是不可能参与其中的,其余的诸子百家也是一样。
但!
仍有外在力量相助。
是中原诸郡的诸国残留之人。
那些人!
先前本是一直在对抗秦国的,本是在一直筹谋大事的,以为将来可以光复社稷国家的。
而今。
变了?
变心了?
心意有改了?
不思坚持多年的大事,反而逆转心意了?
反而准备臣服?
抛弃以前种种,准备投诚以为富贵?
那些人非少,诸郡之地,皆有动静,水灾以来,多有力量,或是捐出钱粮,或是协助官府调遣民力,或是帮着官府稳住诸郡局势……。
一桩桩。
一件件。
听起来,多有怪哉!
岂不怪哉?
何以会有那样的事情?
在真道宗修行的时候,知晓中原有莫大的降雨水灾之事,第一感觉……便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一个撼动秦国在中原统御根基的机会!
山东诸地,中原为重!
尤其近月来的诸夏之地,中原之地有水灾,别的地方也有昊天降下的大小灾情。
赵地,旱情多严重。
燕地,秋冬寒意早早袭来,甚至于在离开齐鲁之前,那里就已经下了大雪,较之往年,早来很长时间。
齐鲁之地倒是没有太大的天象地动一样,纵如此,多月之前的杀戮余音还在弥漫,以至于齐鲁多安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明显。
他们放弃了!
主动放弃了!
……
十年期满。
春日之时,墨家之人从陆丰离开,一路北上,自己也是那个时候同班大师他们分离。
因修行之故,前往齐鲁真道宗。
班大师、盗跖他们则是一路北上,初始之事,因心中多忐忑,多跟着天明少侠身边行动。
其后!
事情好像没啥大碍,天明少侠也有他自己的事情,便是先天明少侠一步前往中原。
前往濮阳!
濮阳!
是天明少侠离开陆丰要前往的地方,于墨家而言,也是一处相对安全稳妥的地方。
漫长时间,多有书信往来。
班大师他们在濮阳很快就立足了,毕竟,在离开陆丰之前,近年来就有一些人手在濮阳布置。
安定下来不难。
盗跖、大铁锤他们这些统领也都有各自的事情,总体都是无恙,也没有外事侵扰的。
这个结果,令人安心。
真道宗内,没有诸事牵挂,得逍遥先生细心耐心指点,得窥玄关之机,没有着急归来,一直苦修。
直到中原水灾之事发生之事,契机终于到来。
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打破多年来的枷锁,登临崭新境界,踏足悟虚而返。
驻足玄关!
继而,将境界稍稍稳固,便是同逍遥先生告辞,归于中原,归于濮阳,归于自己该停留的地方。
濮阳!
当年来过这个城池,时隔多年,再次前来此地,一切多有不同,变化还是很大的。
一条条街道被重新整理了,全部铺就崭新的水石之路,看起来倒是顺眼平坦许多。
城墙也有变化,更加巍峨,更加有气势了一些。
城中的一处处规划也有不同。
……
那些不是重点。
重点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