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北国风光 (1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高拱是自信的,甚至是自负的,学识,能力,帝宠……自问哪哪都不输张居正。
可有一点,他深知自己比不上张居正——永青侯的青睐。
对此,高拱是不忿的,可却没任何办法。
如今闻听永青侯如此说,自然是心潮澎湃。
李青抿了口酒,轻笑道:“到了这个位置,没有人不想一舒胸中抱负,博一个青史留名,我相信张居正,自然也相信你。”
“侯爷高见。”高拱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道:“相比张太岳,下官更希望能于青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青怔了下,随即了然。
——高拱没有儿子。
在这时代的价值观念中,只有闺女没有儿子,其实跟绝户也没多大区别。
从这一点来说,高拱的确更具有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动力。
李青微笑颔首:“今日之大明,朝堂已不再需要我,张居正也好,你也好,亦或是李春芳,能否成事皆在你们自己。”
顿了顿,“快两百年了,如无必要,我也不想再入庙堂了。”
高拱怔然,继而默然……
李青放下酒杯,道:“回去吧,这风雪愈发大了。”
“是,高拱告辞。”高拱起身一揖,又朝太子一礼,走了出去。
临出门口时,转过身道:“纵有人心怀怨愤,也不得不敬永青侯三分。”
“呵呵……我要在意别人的看法,永青侯就不是你们看到的永青侯了。”
高拱一怔,继而汗颜:“是高拱以己度人了……告辞。”
“嗯。”
朱翊钧瞅了眼高拱背影,说道:“李先生,不管别人咋想,反正我是既无怨愤,还敬你出三分。”
李青哑然:“就三分啊?”
“十分!”小东西当即改口。
李青怅然大笑……
风雪愈发大了……
暮色已至,视线却更为清晰,极远处的景物都能瞧得清楚,银装素裹,万物雪白……
李青立在檐下,面容恬静。
小家伙站在他边上,咧着嘴傻乐。
这下不需要再看什么天象了,明日肯定能打雪仗。
“先生,你喜欢冬天吗?”
“喜欢也不喜欢。”
朱翊钧无奈道:“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什么叫喜欢又不喜欢啊?”
李青罕见的认真作答:“冬天有太多弥足珍贵的回忆,也有太多的遗憾,嗯…,其实遗憾也弥足珍贵。”
“那就是喜欢喽?”
李青微微摇头,轻轻道:“可是冬天冷啊。”
“先生不是不怕冷吗?”
“万万生民怕冷啊。”
小东西挠挠头,满脸悻悻然,为自己格局不够高而为之羞愧……
~
晚上。
小东西与李青同塌,吵着要听历史故事,美其名曰是想学习历史,丰富见识。
李青便与他讲了《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
小家伙听得很上头……末了,来了句:
“还好陈友谅没看过《三国演义》,不然也不会用铁索连舟的昏招儿了。”
李青被小家伙逗乐了,纠正道:“这段演义就是取自陈友谅铁索连舟,太祖火烧陈友谅的范本。”
“啊?是这样啊……”小家伙恍然,“这么说,火烧赤壁是假的了?”
“也不是,只是进行了夸张化描述,再有就是放大了蜀汉的功劳。”
闻言,朱翊钧深感惋惜,闷闷道:“这写演义的人也是,一点也不尊重历史。”
李青笑了笑,问道:“魏蜀吴,你喜欢哪个?”
“当然是蜀汉啊。”小家伙不假思索,骄傲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这几个月下来,我可是学了不少历史呢,虽只是大致框架,却也多少懂一些,两汉中的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光武……之后还有曹操,刘备,孙权,我都知道一些。”
李青问道:“曹操,刘备,孙权,你喜欢哪一个?”
“当然是刘备啊。”
“这就是了。”李青笑着说,“写演义的人也如你一般,喜欢蜀汉,喜欢刘备。”
小家伙无言以对,悻悻道:“虽然是演义,可会有许多人当真的,这样还是不太好。”
“当真又有何打紧,又有什么不好?”
“啊?”
朱翊钧张大嘴巴,完全不能理解。
李青想了想,问:“你认为是历史的真实性重要,还是历史传递下来的价值观念重要?”
小东西挠挠头,又摇摇头:“我不知道,先生认为哪个重要?”
“我认为后者更重要。”
“为啥?”
“因为你喜欢刘备啊。”
“……我不理解。”
李青问:“你为什么不喜欢曹操和孙权?”
“曹操心黑手狠,一生不知屠了多少城;孙权胸无大志,虽得苟活一时,却令人不耻。”朱翊钧说道,“只有刘备一心光复汉室,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忠肝义胆的关圣人……虽然未能功成,却值得敬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