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力挺江一鸣 (1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杜家乐是苏淮省省长,由他接任东江省委书记,足见上面对东江省的重视。
杜家乐素以雷厉风行着称,主政苏淮期间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整顿地方债务风险,其治理风格刚毅果决,善于处理复杂经济困局。
此次临危受命,一上任便召集省委常委会议,明确要求对光伏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化解风险,及时回应投资者的关切问题。
会上,杜家乐强调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要以市场规律为依归,绝不能让政府过度干预市场运行,更不能搞“一刀切”的盲目叫停。
他指出,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方向不容动摇,关键在于科学规划、分类施策。对于合规在建项目,要保障要素供给,加快并网进度;对盲目上马的项目,则依法依规叫停程序。同时,要加强政策透明度,建立与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雷亮见杜家乐对于光伏项目的规划有些不满,就想把话题引开,出声说道:“当时推动光伏产业项目,是经过省委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是集体决策的结果,不是哪一个人的主意,谁也没有料到,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状况。我个人认为,当时和我一样支持的同志,也是出于对东江省经济发展的迫切愿望,但却没有做到充分的风险预判和科学论证,这确实值得深刻反思。所以,我和当时支持的同志都有一定的责任。”
雷亮虽然是把所有责任揽在了投票的常委身上,看似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实际上却是帮李玄章减轻责任,而其他常委也不会说他什么,毕竟法不责众吗,这个责任相当于没有。
李玄章目光微动,未置一词,心里对雷亮的发言很有几分赞许。
虽然雷亮在一些方面有些问题,但在关键时刻,还是挺他的,这也是他明知对方有一些小问题,却愿意予以包容的原因之一。
在场就十来个人,能够挺身而出的人不多,更何况还是话语权很重的省委副书记。
杜家乐也没有发言,雷亮有意为李玄章开脱,他又不是听不出来。
这让他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毕竟作为省委书记,他要掌控的是全局,而省委副书记要与他保持一致才行。
然而,省长和省委副书记之间若隐若现的默契,让他意识到,他在东江省想要掌握绝对的话语权,还需要时间和耐心。
见大家没有说话,雷亮继续说道:“根据现有数据统计,光伏产业依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我们不能因短期困境否定长远战略,但必须痛定思痛,重构项目准入机制,强化前期论证与后期监管的闭环管理。”
“我们当务之急是妥善处理存量项目,分类推进整改,坚决防止一关了之、一收了事的简单化做法。对于有些地方,只要符合条件,要继续推动项目的合规建设,确保资源高效利用;对确需调整的项目,要依法依规推进退出机制,保障各方合法权益。而不是想当然的退出,更不能无视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擅自叫停或变相抵制。”
“对于那些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规划的地方政府,要坚决追究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不能让这股歪风邪气破坏全省一盘棋的布局。同时,要尽快成立专项督导组,由省发改委牵头,纪委监委配合,对各地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雷书记此番发言,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
杜家乐随口问道:“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让我知晓一下具体情况,毕竟我刚来,多听多了解情况。大家也借此机会议一议,看看怎么解决。”
“既然杜书记问起,我就讲讲近期在部分地市发现光伏项目审批存在越权操作、擅自变更土地用途等违规现象。”
雷亮说道:“根据我的了解,我们省委省政府批了一块地给临江市,用于建设光伏产业园,临江市在前期的时候,就各种拖延,不能与省委省政府保持同步。后续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擅自将该地块变更用途,转为电子产业园区用地,这一做法不符合相关程序,无视省委省政府的决策权威,严重影响了全省产业布局的统筹规划。此类行为若不及时纠正,势必引发各地效仿,导致政令涣散、规划失序。必须立即叫停临江市的违规操作,责令其限期整改,恢复原定用途或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同时,要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形成震慑效应。”
雷亮的话,让在场的不少人都为江一鸣捏了一把汗。
毕竟杜家乐刚到东江省,而雷亮又是省委副书记,他的话语权很重,如果杜家乐把雷亮的话听进去了,对江一鸣来说,将极为不利。
魏尚华很想说些什么,但他毕竟是省纪委书记,不便谈论这些事情,况且他也不清楚杜家乐的态度和想法,贸然发言,恐怕适得其反。
“其他常委是否了解相关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杜家乐并没有点评,转而看向了其他人。
其他常委,目光沉稳而深邃,纷纷摇头。
他们确实没有掌握相关情况。
魏尚华见杜家乐并没有听信雷亮的一面之词,心中稍安,便开口道:“杜书记,按理说,这类问题我不应该过多参与讨论,不过我刚到省纪委,之前很多工作我都有些了解。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见杜家乐点头,魏尚华接着说道:“临江市之前并不是有意对抗省委决策,而是在推动项目之初,主动聘请有关专家对光伏项目进行了调研论证,得出的结论是临江市并不适合上马光伏产业园项目,他们也向上面反映了,但当时全省一盘棋,光伏项目布局已定,地方反馈未被充分采纳。后来临江市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审慎调整方向,转向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也是出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考量。虽然程序上存在瑕疵,但出发点是为了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
“我觉得此事不宜简单定性为违令而行,而应辩证看待。临江市虽然在程序上存在一定的瑕疵,但其决策背后有现实考量与专业依据。我个人建议要充分了解前因后果,审慎评估临江市调整用地的实际效果与长远影响,避免一味追责而挫伤地方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应以此为契机,完善重大产业布局的科学论证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顶层设计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对于程序违规问题,可由省纪委介入核查,依规处理,但不宜一棍子打死。全省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政策执行既要讲刚性,也要有弹性。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政令畅通与因地制宜的有机统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