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台下瞬间爆发出一阵骚动。

有人惊得后退半步,有人赶紧捂住口鼻,先前的疑惑全变成了震惊。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脸上满是诧异。

连议论声都变得细碎又急促。

谁都没料到,要被“处斩”的竟还有死者本人,这诡异的场面让渭水岸边的空气都仿佛凝住了。

台下的骚动正乱成一团,监斩台上突然传来一声洪亮的呼喊:“诸位静一静!”

“陈宴大人要宣读罪状!”

喊话的是高炅,身着官服,手里举着个黑漆木制扩音器,声音透过木筒传得又远又清晰。

好像触发了关键词一般,原本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方才还交头接耳的百姓纷纷闭了嘴,连踮着脚张望的孩童都被大人按住了肩膀。

虽人人脸上仍带着疑惑,不明白为何施员外的尸体会被抬上台。

但“陈宴大人”四个字像颗定心丸,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投向,台侧那片还空着的位置,等着大人露面。

台侧的脚步声刚落,一道玄色身影便踏上了监斩台。

陈宴身着绣着暗纹的玄色锦服,腰束玉带,手中握着木制扩音器,走到台中央站定,目光缓缓扫过台下安静的百姓,指了指施庆文,随后不慌不忙开口:“在场的诸位,应该都很好奇,为何施庆文的尸身会穿着囚服,出现在这里吧?”

话音刚落,台下的百姓便齐齐点头。

连最前排的何老栓,都忘了腿脚的不便,跟着众人轻轻颔首,眼里的疑惑比先前更甚。

只盼着赶紧解开这桩怪事的谜底。

陈宴将扩音器微微举高,声音透过木筒稳稳传向台下:“想必大家都听闻了,最近长安的流言吧?”

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屏息的百姓,随即抬手指向台中央的施修韫,语气陡然郑重,一字一顿道:“那是由施修韫传出来的,并非编纂,而是事实!”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

前排一个穿粗布衫的汉子攥紧了手里的锄头,脸上满是震惊,忍不住喃喃惊叹:“这...这居然是真的?!”

他身旁的妇人也跟着点头,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那些事竟真的都是施员外做的?!”

人群后,先前扛锄头的老农重重叹了口气,摇着头感慨:“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

这就是为什么陈某人,要十日后才给这三人明正典刑的原因!

他需要时间,散布更详细的传闻,在施修韫原先的基础上,做出补充,并将帽子扣上.....

让百姓先知道施庆文的本来面目,接下来就更容易接受!

陈宴将木制扩音器往前递了递,声音陡然添了几分严肃,字字铿锵有力:“是故,谋害施庆文的凶手要问罪,而谋害他人的施庆文,同样也要问罪!”

他目光扫过台下,一字一顿道:“本府绝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

说得那叫一个大义凛然。

旋即,台下最先响起一声由衷的感慨。

一个汉子抹了把激动的眼泪,嗓门带着点发颤:“陈宴大人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当真是咱们的好父母官啊!”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人心,周围百姓立刻连连点头,纷纷附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老栓攥着拐杖,用力点了点头,眼里满是信服。

穿蓝布衫的汉子更是忍不住鼓掌,连声道:“陈宴大人是真正为民做主的好官!”

赞同声此起彼伏,先前的疑惑与震惊,此刻全化作了对陈宴的敬重。

台上的高炅忽然抬头望了眼顶上的日头,日影已缩成短短一截,快步走到陈宴身旁,压低声音提醒:“大人,午时三刻已到!”

陈宴微微颔首,沉声道:“好。”

随即,转身面向刽子手,手中扩音器虽未举起,声音却依旧洪亮,一字千钧地吩咐:“斩!”

台侧的刽子手当即跨步上前,双手握住鬼头刀刀柄,寒光一闪,朝着施修韫与魏兰溪利落挥下。

另一名刽子手则走向施庆文的尸体,刀刃落下时,虽无鲜血溅出,却也算是完成了“问罪”的仪式。

台下百姓屏息凝神,待刀光闪过,才有人轻轻舒了口气,看向魏国公的目光里,又多了几分敬畏。

同一时间,渭水岸边的衙役也动了起来。

两个身着皂衣的衙役上前,将猪笼牢牢捆上重石,绳索勒得竹条咯吱作响。

猪笼里的苏临月被布条勒住嘴,只能拼命扭动身子,满是绝望地看着河水在眼前放大。

随着衙役一声低喝,猪笼“扑通”一声被推入河中,溅起大片水花。

苏临月在笼中剧烈挣扎,河水迅速没过她的胸口、下巴,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唔唔唔”的闷响,声音越来越弱。

最终随着猪笼一同沉入渭水,只余下一圈圈扩散的涟漪,很快被湍急的水流抚平。

陈宴在饶有兴致地欣赏完中式精灵球后,再次举起木制扩音器,玄色锦服在日头下更显端正,声音透过木筒传遍岸边每一处:“本府既为万年令,凡治下百姓有冤情者,都可来县衙击鼓鸣冤......”

“本府定为有冤屈者,主持公道!”

毋庸置疑,陈某人就是有作秀的嫌疑。

但他就是要踩着这些垫脚石,进一步积攒自己的名望!

话音刚落,台下突然爆发出震天的呼喊。

最先开口的是前排的汉子,他高举着拳头,用尽全身力气喊出:“陈青天!”

这声呼喊像点燃了引线,百姓们瞬间激动万分,纷纷跟着高举手臂,齐声高呼:“陈青天!”

“陈青天!”

“陈青天!”

喊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人群中,一个个百姓激动得红了脸,满含热泪,只听得有人感慨:“陈宴大人来了,再也不会有冤屈了!”

“咱们百姓之幸啊!”

“百姓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