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规矩赶不上变化?”赵乾细细品味着这句话。

“正是。”张小山解释道“太和殿的规制,乃是太祖皇帝所定。在当时,我大宁疆域不过中原一隅,朝会之上,皆是乡音相近的臣子,自然无需顾虑太多。可如今,陛下治下,疆土何止万里?从极南之地的总督,到极西之地的将军,再到海外藩属的使臣,他们口音各异,言语不通,若还用几百年前的老规矩来应对,自然会处处掣肘。”

“这,便是我大宁在迈入一个全新盛世后,所遇到的新问题。老祖宗的经验,已经不够用了。”

赵乾听得入了神,心中的怒气,不知不觉间,已转化为深沉的思索。

“老师说得对。是朕着相了。朕只顾着发怒,却忘了去想,这亦是时代之变局。”

“陛下能想通此节,便是社稷之福。”张小山微微一笑,顺势引导道“昔日我父,也就是元圣,以格物之学,为帝国造利器,平四海,定北疆。那是因为,帝国当时最大的敌人,是饥饿,是落后,是强大的外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今日,帝国最大的敌人,已经变成了我们自己。是如何管理这过于辽阔的疆域,是如何应对这日新月异的变化。陛下今日所遇之‘听不清’,便是这万千新挑战中的一个。”

张小山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赵乾心中所有淤塞的关窍。

是啊!

元圣能用格物之学,造出火车轮船,解决“行路难”的问题。

那朕,为何不能用格物之学,来解决这“听不清”的问题?

赵乾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那是一种混杂着兴奋、期待与雄心的光芒。

“老师!”他猛地站起身,抓住张小山的双臂,语气激动“朕明白了!朕不该发怒,朕该下旨!朕该给格物院,给全天下的能工巧匠们,下一道旨意!”

“请讲,陛下。”张小山微笑着,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帝王,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朕要一道,能解决这‘听不清’之难题的圣旨!”赵乾的声音,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渴望“此事,就全权交由老师处置!朕不问过程,朕只要结果!”

“朕要让这太和殿内,再无听不清的奏对!”

“朕要让万邦来使,都能亲耳听到我大宁的天威之音!”

“臣,领旨。”

张小山躬身,行了一个庄重无比的大礼。

当他走出御书房时,已是黄昏。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在宫墙上,拉得很长很长。

回到帝师府,张小山没有片刻耽搁。他摒退所有下人,独自来到书房,亲自研墨铺纸。

他要写的,是给自己的父亲的一封信。

他提笔,笔锋却悬在空中,久久没有落下。

他知道,这封信,不能仅仅是转述陛下的烦恼。他必须将这个问题,上升到关乎“声学”、“格物”、“物理”的全新高度,才能引起那位早已不问世事、一心沉浸在格物世界中的老人的兴趣。

许久之后,他终于落笔。

信中,他详尽地描述了太和殿的声学困境,并将其归结为“声之衰减”与“声之失真”两大难题。最后,他以一个学生向老师请教的口吻,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天地万物,皆由格致。风雷雨电,皆有其理。电,既可化为光热,亦可驱动机械。其性至烈,其用至广。孩儿愚钝,窃以为,声之本质,亦不过微末振动而已。敢问父亲,电,可否驭声?”

写罢,他将信纸仔细折好,放入信封,以帝师府最高级别的“八百里加急”信使,送往格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