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马科斯的愤怒 (2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该死的东西,他知不知道,这样做会对国家造成什么后果?如果龙国以这个为借口,对我们国家发动战争,是他能够担当得起的嘛?”
“博诺安,你立刻通知国防部,让他们马上逮捕特罗多奥,将这狗东西带回首都,交由最高军事法庭审判...”
一直骂了将近二十分钟,马科斯才将目光看向,对面的秘书,眼神凛冽的命令道。
“是,总统!”
后背早就已经湿透的博诺安,听到自家总统的吩咐,不敢有丝毫的犹豫,赶忙点头应是。
身为马科斯的贴身秘书,他知道的隐秘内容,可远比其他的政府官员要多得多,这次的命令,可是国家高层,联合商议后的结果。
特罗多奥,敢违抗这种命令,别说他头顶上,有什么背景了,就算他的后台,是总统本身,这次也难逃追责。
博诺安真不知道,就特罗多奥这脑回路,是怎么做到,海军中将这个位置的?
明摆着,那个王正德就是想要,引他们进入龙国海域,好借机对他们菲律兵国发难,但就是这么浅显的算计,这家伙居然还会上当?
而且还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国家都特么已经明令禁止所有军队了,可这货,居然还敢擅自行动?
博诺安暗自摇摇头,对这货的能力感到嗤之以鼻。
“总统,那龙国那边?”
此次事件,可不是一般的军事冲突,光是他们驻守在巴拉望岛海峡的第二海军舰队,就出动将近一半的军舰。
据特罗多奥汇报上来的内容,龙国海军,此次一共发射了将近109颗反舰导弹,对第二海军舰队,造成了将近70余人的伤亡,甚至,在此次冲突中,他们菲律兵国,还损失了,5艘驱逐舰,12艘护卫舰以及26艘侦察舰...
这么大的伤亡情况,他们以前哪里见过,以往他们菲律兵国和龙国发生的那些摩擦,别说有士兵牺牲了,就算是受伤,都难得一见。
哪里像此次,光是海军人员,就伤亡了70余人,而且这还是特罗多奥自己说出来的数字,谁都无法报保证,对方会不会,为了逃避罪责,将真实的伤亡人数,隐瞒下来。
如此大的损失,要是传出去,必将惊动全国,如果他们政府,没有对此作出任何表态,保持沉默的话,定然会使得,整个菲律兵国的政府,在所有公民的心中失去威信。
届时,他们菲律兵国,很可能都不用龙国出兵报复,自己国内就能率先乱起来。
所以,就算此事真的是因为特罗多奥的擅自行动才导致的,他们菲律兵国政府,也必须得摆出强硬态度,要求龙国给他们菲律宾国所有公民一个解释。
对于此事,不用博诺安提醒,马科斯自然也知晓,他身为菲律兵国的总统,有责任更有义务,维护菲律兵国在国际上的尊严。
况且导致此次事件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在他们菲律兵国的身上,而是在龙国那个海警局的局长身上。
一想到,那个经常出现在他办公桌上,由各个边境军队,汇报上来的名字,马科斯便恨得咬牙切齿。
这混蛋是真该死,三番两次,来他们菲律兵国的边境海域闹事,这次更是直接,让他们菲律兵国牺牲这么多的士兵,简直就是罪无可恕。
而这人,自然就是王正德了,王正德这个名字,在南越国的影响力,可远没有在菲律兵国的影响力,这么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基本上在菲律兵国,只要是和军队,有丁点儿关系的政府部门,只要一提到王正德这个名字,无不是唾沫横飞、咬牙切齿。
“通知外交部,让他们立刻与龙国政府进行交涉...”
马科斯没有多说,与他国政府进行交涉,外交部自有一套行事准则,无需他再画蛇添足。
“另外,以总统府的名义,命令驻巴拉望岛海峡的第二海军舰队以及棉兰老岛的第五海军和萨兰加尼湾海峡的第六海军舰队,警告他们如果再遇见龙国船只,决不能再起冲突,违令者以最高军事法条执行,绝不姑息...”
最后一句话,马科斯特意加重了语气,明眼人都能看出,经过此次特罗多奥的事情过后,他早已对国内的军队制度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可以说是痛恨。
“是,总统!”
博诺安自然能感受到,自家总统的怒气,所以并没有多说什么,依旧低头应是,不敢触马科斯的眉头。
...
龙国京都,国防部。
“丰部长,不好了,苏总与王局长亲自传来消息,称在南沙群岛附近,发现有大量的菲律宾国海军...”
办公室内,正喝着茶水的丰正信,听到这突如其来的话语时,差点一口气没有缓过来,直接呛死在当场。
茶杯顺势掉在地上,丰正信压根没心思,关注自己已经被茶水弄脏的衣领,刷的一下就站起身,神色无比凝重的朝门口方向看去。
“小顾,你说什么?”
站在门口的顾擎宇,一只手拿着一份资料,一只手端着一个电脑,满脑门的汗水,看起来焦急无比。
刚刚他在收到,苏辰与王正德亲自汇报上来的消息时,起初还觉得有些奇怪,这两人的名字,现在可不是只有在国外出名,在他们龙国同样是如雷贯耳。
谁不知知道,这两人的胆子,是有多肥,不要说,让两人主动将自己的行动进行报备了,就算是能让他们国防部能提前有点准备,那也谢天谢地了!
也正因为如此,顾擎宇才会这么奇怪,两人居然会主动汇报消息?
不过这个好奇没过多久,就变成了惊吓,一则二十多分钟的视频内容,差点让他以为,他们龙国已经和菲律兵国发生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