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这可不成。”郭峰淮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咱们做人做事讲究严谨,说是买鲜肉烧麦,那就得买鲜肉烧麦,怎么能变成煎饼馃子呢?”

“不成,绝对不成!”

马银宝,“……”

钱永良,“……”

张玉昌,“……”

好家伙,还能这样?

“你小子,该不会是想着赖账吧。”

“怎会?”郭峰淮嘿嘿一笑,“这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过的话必定得作数才行。”

“那你为何在这儿胡搅蛮缠?”

“可你们昨日说得明明就是让我买鲜肉烧麦,一人一笼。”

郭峰淮一本正经,“既然我说话作数,就得始终如意,岂能随便更改?”

“若是我今日将这鲜肉烧麦变成了煎饼馃子,那往后必定也会变卦其他事情,长此以往,岂非失信于你们,那于我的名声而言岂不是极差?”

“而你们,若是接受了我将鲜肉烧麦改成煎饼馃子,那便是助我失信,岂非是助纣为孽,成了帮凶,为人不齿?”

“所以,为了我们四人共同考虑,这鲜肉烧麦便是鲜肉烧麦,是断然不能改成煎饼馃子的!”

马银宝三人顿时面面相觑。

感觉郭峰淮说得是歪理。

偏生根本没有办法反驳!

“可是今日赵娘子没有卖鲜肉烧麦……”钱永良提出疑问,“那该如何?”

“赵娘子今日没有卖鲜肉烧麦,不代表赵娘子往后不再卖鲜肉烧麦,所以等到赵娘子再卖鲜肉烧麦时,再给你们买,也算是我兑现诺言。”

郭峰淮道,“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好像……

是这个道理?

可按着这些时日赵娘子摆摊的状况来看,这再卖鲜肉烧麦的话,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那他们,岂不是要很久才能吃到郭峰淮买给他们的鲜肉烧麦?

这也太……

三个人长叹了一口气。

但转念一想,这赵娘子卖鲜肉烧麦时,肯定置办了许多物件,总不能用上一次便不用了。

所以,赵娘子往后肯定还是会再卖鲜肉烧麦的。

那他们还是有机会的!

这般想的马银宝三个人,心里当下舒坦了许多。

“也行。”钱永良道,“只是可不许赖账,待赵娘子再卖鲜肉烧麦时,必须得兑现诺言为好。”

“没问题。”

郭峰淮道,“还是那句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可是信守诺言之人,决不食言!”

眼见郭峰淮如此说,其余三人心中安定,只接着翘首期盼地去瞧赵溪月的摊位,掰着手指头数前面还有几个人,还需等上多久,才能吃得上这美味可口的煎饼馃子。

食客们翘首期盼,那些原本要看赵溪月笑话的摊主们,登时大眼瞪小眼起来。

不是……

这个赵氏,还真能做出跟调馅儿完全无关,但仍旧美味可口的吃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这这……

这是不是足以说明,这赵氏真的是有十足的手艺的人,而不是依靠从王楼正店偷来的灌浆馒头手艺才能做生意的人?

“哼,这算什么?”

仍然有人忿忿,“不过只做出来了一样新鲜的吃食而已,有本事,明日再做一样,后日再做一样,连续一个月都不重样,那才是令人佩服!”

此言一出,那些平时指责赵溪月偷学手艺的人,再没有附和。

旁的不说,这连续三日三种不同的吃食,且各个滋味极佳,已经足以证明赵溪月的能耐。

什么一个月不重样……

这就有些过于找茬,强人所能了。

就算同行是冤家,这说得也实在太过分了一些。

有些原本就不大相信赵溪月会做出偷学旁人手艺事情的人,当下撇了撇嘴,“春日风大,说话也是要仔细一些,莫要闪了舌头。”

“我不说大话,我怕什么?”

“说胡话就不必怕了?你听听你说的那些话,还是人话么?”

“就是,就赵娘子做的这些吃食,不拘哪个拿出来,都足以当成正经生计,管一家子一辈子的吃喝,已是十分了不起,再说那些有的没的,还有意思么?”

“看起来,赵娘子根本就没做偷学王楼正店灌浆馒头手艺的事儿,根本就是瞎说的!”

“就是,就赵娘子这手艺,随便做什么都能赚得盆满钵满,何须去偷学什么灌浆馒头的手艺?”

“我看那,就是有人看赵娘子生意好,成了红眼兔子才专门这么说的吧,想着打压赵娘子的生意,结果现在全盘落空不说,所有人都知道赵娘子手艺好了!”

“赵娘子这一天卖一样吃食,日日不重样,为的就是证明自己的实力吧!”

“啧啧,从前只当赵娘子不做回应,还关了自己的食摊,是因为做贼心虚,现在看来,是实力太强,根本不想跟那些傻货多说话罢了。”

“事实大于一切……”

“我倒是在想,这赵娘子偷学王楼正店手艺的事情,究竟是谁传出来的?”

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惹来了众多人的讨论。

是谁传出来的这个流言?

许多人询问,许多人猜测,也猜测出来了多种结果。

但众多结果,却都是围绕“嫉妒”二字。

嫉妒赵娘子的生意。

想让赵娘子早些关停了食摊。

甚至想让赵娘子活不下去,灰溜溜离开汴京城。

那这人肯定与赵娘子有着深仇大恨,并且在赵娘子的生意关停之后,会获得极大的益处。

汴河大街石头巷附近,与赵溪月不大对付的小食摊肯定有着极大的嫌疑。

“啧,这自己生意不好,就天天盯着别人的生意,不让旁人赚钱?”

“得,这做人有问题,东西肯定也难吃的吧。”

“岂止是难吃,说不定还会以次充好,吃完了是要跑茅厕拉肚子的!”

“你们在这儿光絮絮叨叨的说,我听得也是云里雾里的,你们到底说的是哪几个食摊?”

“这还用说,还不就是那几个……”

有人努嘴,有人去瞧,甚至有人抬了手去指。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登时看向了三个紧挨着的食摊。

卖炸糕的,卖肉油饼,卖包面的……

而这三个摊主,心里头也是登时“咯噔”一下。

而后,慌忙辩解。

“别瞎说,这话可不是我们最先说的!”

? ?根据查到的资料,两宋时期有煎饼,且形态各样,只是不是现代时吃到的,裹油条和薄脆的煎饼馃子~

? 另:馃子,指的是油炸面制食品,包括油条、薄脆、麻叶等,有些地方可能馃子单指那个甜馃子(我这里就是,油条是油条,馃子就是那个甜口的)

? 这两天订阅月票数据都不大好,整个人有点低落,求一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