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我也没有那么心黑,记得给我发份养廉银就行。】

朱雄英知道老朱敛财的手段,除了发行不怎么流通的宝钞,就只能靠抄没家产。

可是该抄的都抄了,也没能填补得了军费的亏空,这不怪老朱无能。

实在是古代打仗,就是劳民伤财的形容词,而这钱不赚的话,四叔打击倭寇,收服倭国的事就要往后推延。

朱雄英自然是不愿意的。

“养廉银?”

朱元璋没料到,乖孙的条件居然这么简单,这么容易满足。

他一下子感觉到了羞愧,急忙从朱标怀里把乖孙抢过来,放到自己的脖子上骑着。

“乖孙,咱给你发两份养廉银,你快说吧。”

【这还差不多。】

朱雄英便把他刚才想到的一个,本该在一百年后才会出现的一种革新丝织品,以及怎样通过更改现有的织机,达到这样的效果,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双层提花的丝织品,不仅能把现有的五层织布减少一层,还能够双面印花?”

由于朱元璋头上骑着一个人,他没办法动手。

朱标却已经快速地翻开自己的袖子,看了一眼里面的内衬。

朱元璋见状,急忙提醒。

“标儿,这袖子藏在里头,除了那些文人雅士还有富得流油的喜欢讲究,不印花也没啥,关键是这衣摆还有外衫上面,要是两层都有印花,并且织布的材料还能减少一层的话,不仅能卖高价,还能节省成本,这确实是一个赚钱的好法子!”

织就江南锦缎的手艺,其实并不掌握在大明皇室的手里,而是大多掌握在那些丝绸商人的手中。

就像是祖传的酿酒技术一样,越是赚钱的门道越是早就有人牢牢地把握在手里,不会让寻常人染指。

哪怕是皇家,也只能使用一些合作共赢的手段让他们拿出一定数额的织布,抵销税收,还要用一些编外的官吏位置,来交换这些利益。

获得老朱肯定的朱雄英,得意的在心里直哼哼。

【这些双面印花,能够一下子把织造的水平提升上去,足以和那些不外传的江南锦锻的织法相媲美,甚至比他们的更精妙!】

但是,朱标想到织造这行的水太深,忍不住泼了盆冷水。

“如果英儿真有这种新颖的法子,确实是一个赚钱的好营生,不光能赚钱,还能带动百姓们的收入,可京城的织造局,不光是织机不够,蚕丝也不够。”

大量的桑树、吞丝和织工,全部掌控在那些盘踞江南纺织业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家族手里。

他们之中,有商有官,早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一旦新品上市挤兑他们的收入,远比改稻为桑,只盯着松江沈家打还要难以下手,更会引起剧烈的反抗。

【看来爹爹没被高兴冲昏头脑。】

朱元璋眼皮往上一抬。

乖孙你点咱呢?

咱不是没想到这个事,咱只是不想打击乖孙你的积极性。

“标儿,你不要太悲观,事在人为嘛。”

“……”

朱标欲言又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