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看着这四位小将,赵斌忽然展颜大笑,抬手轻点四人,侧目笑对身后赶来的四帅说道:“我大宋少年英杰如此,兀术何能灭我,天下何国能胜!”

此番北伐不过一年时光,这四位小将岳飞等人自然也认得。

为首一人不是别人,正是赵斌长子赵昱;而赵昱身后那三员小将,披银甲的乃是岳飞三子岳霖,黄发之人乃是牛皋之子牛通,那边使双戟的却是杨再兴之子杨继周。如今四人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此次北伐自然未曾随军厮杀,然而在大军凯旋之际,却来十里长亭远迎大军。

岳飞等人听了赵斌这番话,再回想此次北伐所见金国年轻一代的武将,又看看眼前自家的少年英杰,不由得相视一眼,纷纷开怀大笑。

正当众人欢聚畅谈之际,忽见开封城北方向一骑快马飞驰而来。马上一将远远望见王旗,竟倏地翻身下马,双足落地疾奔,三五个纵跃间竟比战马更快,眨眼已至赵斌马前。

“启禀贤爷,横江、忠义、神勇、宣威四军自率宾府渡海远征倭国,现已凯旋!熊帅率大军已抵城北渡口,末将奉命前来报捷!”

众人循声望去,来者正是昔年洞庭旧部,如今军中传令将筋半云郑天佑。赵斌闻报,脸上喜色更盛,抚掌笑道:“妙哉!妙哉!今日双捷同至,实乃天佑我大宋江山,护我汉家黎民!来人,摆驾城北,孤今日要亲迎凯旋之师,与三军同入开封城!”

一旁李纲闻言,拱手上前道:“贤爷如今已是万乘之尊,亲自出迎熊霈,恐于礼不合。不如请贤爷率大军自城南入城,下官率文武百官前往城北迎接熊帅所部?”

“不可”,赵斌断然道,“熊霈若只是寻常胜战,尔等代迎自无不可。然今日他所灭者,乃倭国!孤必当亲迎!”

言罢,不待李纲再劝,赵斌单手一扯丝缰,催马直往城北而去。文武群臣见状,只得纷纷紧随。一行人浩浩荡荡行至城北渡口,赵斌亲自于岸边远迎。原本熊霈已准备下船,忽闻皇城司传来消息,得知贤爷竟亲自相迎,一时怔在船头,愕然失神。

“那日只道钱氏荣恩是贤爷一句笑谈……可看今日阵仗,难不成灭倭之功,竟真是泼天之大?”

就在这片刻之间,熊霈已望见岸上烟尘滚滚,知是圣驾将至。这位三眼鲲鹏不敢怠慢,连忙摆手召集众将,一行人整肃衣甲,浩浩荡荡踏下跳板,肃立于码头石阶之上,垂手恭迎赵斌。

贤王爷一马当先,驰至熊霈面前,不待众人行礼,便已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单手扶住正要躬身的水军大帅,沉声问道:“熊霈,灭倭一战,战果如何?”

熊霈躬身再揖,朗声回禀:“启禀贤爷,臣奉旨率军渡海东征,今已荡平倭国,凯旋而归!倭国岛民尽数伏诛,举国上下再无生人踪迹,唯余鸟兽盘桓、蛇虫滋生。现留杨虎将军率本部兵马驻守倭岛,以待贤爷后续旨意,再定处置之策。”

言毕,熊霈转身自折彦质手中接过一方托盘,复又禀道:“此外,自倭岛继续南行,有列岛连绵,名为流求。岛上有中山、山南、山北三国并立。彼等闻我天朝神兵降临,皆望风归顺,纷纷呈递降表,愿永世归附,乞入天朝版图!”

“好、好、好!熊将军威风不减当年,不愧‘三眼鲲鹏’之号!却不知此战是否顺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贤爷,顺利得很。非是末将轻敌,实乃那倭国不过化外小邦,全国上下仅一百五十余万户,老幼妇孺总计不过七百万人,尚不及我大宋一路之民。岛上势力却四分五裂,彼此倾轧。我军登岸时,他们非但未思御敌,反有三路使臣纷至沓来,欲借我天兵之力称雄一方。臣略施合纵连横之策,不出月余,便将岛上负隅顽抗之辈尽数荡平。”

说话间,早有军士为众将备好马匹。君臣一行自码头缓缓向开封城行去,熊霈沿途讲述倭国征战详情。

待听明岛上情势,众将无不扼腕,暗悔当初未与熊霈争此东征之任,否则这灭国大功,今日便落在自己头上。

原来彼时倭国可以说是三皇并立,近卫天皇年仅八岁,不过是傀儡一尊;鸟羽上皇把持朝政,实为掌权之人;另有崇德天皇在侧,对权位虎视眈眈。

朝中更有藤原忠武摄政揽权,平忠盛统领北地武士,源为义割据地方。此外尚有藤原基衡拥兵自重,其据守中尊寺金色堂,俨然国中之国,全然不奉京都号令。

随行熊霈者皆为大宋精英,那杨幺、王摩等人别看和岳飞他们比不了,但是和这倭国小民相比,那却是上上人物,闻此弹丸之地竟有如此错综复杂的势力格局,且各方皆怀问鼎之心,顿时千百计策涌上心头,远交近攻、里应外合、借刀杀人、假途灭虢、隔岸观火、釜底抽薪……种种谋略,几可汇成一部兵家奇书。

岳飞听罢不由笑道:“熊帅此番东征,若将所用谋略辑录成册,必为传世兵典,恐不在《孙子》之下!”

“正是!以二十万之师平定七百万之众,如此大捷,古来未有啊!”

面对众人赞誉,熊霈连连摆手:“诸位过誉了。实是那倭国内斗惨烈,自相残杀已损八成人口。末将与杨将军不过顺势出击,一战定乾坤罢了。”

言至此处,他摇头轻叹:“更匪夷所思者,倭国竟以江湖武夫充作军队,授之以权柄。此辈得势,岂有安分之理?”

赵斌端坐马上,听着熊霈娓娓道来那东征灭倭的种种细节,面上笑意如春风拂面,始终不曾减退半分。两路得胜之师于此汇作一股洪流,旌旗招展,凯歌震天,在万千百姓的夹道欢呼中,浩浩荡荡地向开封城内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