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他面前,是正在燃烧,哭泣的南京城。

视线所及,昔日繁华的街道沦为瓦砾,秦淮河水被染成暗红,日军士兵如同蝗虫般涌入城市的大街小巷,零星的抵抗很快被更强大的暴力吞噬。

攻克华夏首都的巨大“荣誉”此刻就摆在他的面前,然而,松井石根的脸上却寻不到一丝一毫的喜悦,反而笼罩着一层浓得化不开的阴郁和疲惫。

他那双曾经充满侵略性和野心的眼睛,此刻深陷在眼窝里,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眼神空洞地望着脚下的废墟。

“胜利”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不仅仅是攻城部队在南京外围和城墙下付出的数万伤亡。

淞沪的血肉磨坊。。。。血。。浸染了整片大地。。。。

还有在锡澄防线那场持续十余日,尸山血海般的消耗战。

为了突破那条由德国顾问指导,华夏精锐部队据守的坚固防线,他的华中派遣军付出了超过五万帝国军人阵亡的骇人代价,整个战线的战斗力被严重削弱,许多联队,大队被打残,士气也受到了巨大打击。

那场“惨胜”,早已掏空了他对胜利的真实感,只剩下数字带来的冰冷刺痛和国内舆论“速胜”期望带来的沉重压力。

被自己送上战场而死的士兵太多。。。太多。。真的太多了。。。多到自己承受不住。。。。

但比这惨重伤亡更让他如芒在背,寝食难安的,是另一根深深刺入他权力根基的“毒刺”。

他之前针对天津宪兵司令鹰崎拓人势力而采取的激烈手段,软禁上海派遣军宪兵负责人板井雄大,中村骏介,以及控制松江地区第十军宪兵大队长一条悠介。

当时,为了排除进攻南京的“内部干扰”,震慑周正青,他采取了这些强硬措施。

起初,他以为凭借自己方面军司令的权威和前线战事的紧迫性,足以压制住宪兵系统的反弹。

他甚至期望鹰崎拓人会服软,或者至少暂时蛰伏。

然而,他低估了鹰崎拓人的能量和决心,也错误判断了形势。

鹰崎拓人非但没有退缩,反而通过其在京都的背景,特别是与皇室的关系和宪兵系统的独立渠道,发起了更猛烈,更隐蔽的反击。

天津宪兵司令部发来的质询公函措辞强硬且抄送范围极广,几乎是指着鼻子控诉他“破坏军纪”,“迫害同僚”。

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对他不利的流言在军内高层蔓延,甚至隐约指向他在锡澄战场的指挥失误。

这根“毒刺”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开始引发“溃烂”。

它激化了华中派遣军与宪兵系统本就紧张的关系,也引起了东京大本营内部某些派系,尤其是与鹰崎拓人关系密切或对松井石根快速崛起心存忌惮之人的关注和质疑。

松井石根感觉自己仿佛坐在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南京的攻克非但没有带来安全感,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地听到了脚下地层断裂的“咔嚓”声。

军部的密电!上层的语焉不详!那几个正在休整师团的动向!

他隐隐预感到,一场针对他的风暴,正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