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加密电波跨越太平洋,如同致命的病毒,精准注入美帝情报体系的心脏,中央情报局兰利总部。

那份来自远东“夜枭”的、标注着“突破性绝密:幽灵震颤解决方案”的文件,瞬间引发了最高级别的震动。

一间高度隔音、布满防窃听设备的绝密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情报、军事、航空领域的顶级头脑,以及几位肩扛将星的军方高层。

投影幕布上,正清晰地展示着“鼹鼠”传递回来的那份“技术解决方案”的核心内容:修改后的结构图纸,以及那份详尽的“新型高效阻尼材料”合成工艺说明。

主持情报分析的是一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手术刀的资深分析师,教授。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混合着惊叹与忧虑的复杂腔调:

“先生们,这份情报的价值,难以估量。它证实了‘幽灵’项目的存在,更揭示了华国人已经攻克了他们最致命的震颤缺陷!”

他指向结构改动图:“这个0.5度的支撑角微调,极其大胆!我们的结构动力学专家反复演算确认,它在理论上完美避开了之前‘鼹鼠’窃取到的原始数据所显示的共振频率区间!设计理念…堪称天才!”

会议桌旁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叹和低语。

几位航空专家纷纷点头,显然认同教授的判断。

教授的激光笔移向那份材料工艺说明,语气更加激动:“而这份‘静默-II’型阻尼材料的配方…更是革命性的!虽然合成条件苛刻,需要特定的催化剂和精确的温度控制窗口,但其提供的测试数据…”

幕布上切换出那份明昭伪造的、显示“完美消振”的曲线图,“…令人震惊!消振效率超过现有任何材料!如果华国人真的掌握了它,配合那诡异的隐身外形…先生们,‘幽灵’将不再是幽灵,而是一把悬在我们头顶的、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剑!”

会议室内一片肃然。

恐惧的阴影在众人心头蔓延。这份“解决方案”的先进程度,超出了他们最坏的预期。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被震惊冲昏头脑。

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材料学权威,皱着眉头举手发言:“教授,请等一下。这份材料配方…存在几个令人费解的点。”

他指着配方上的几处细节,“这种催化剂的添加顺序,与常规的高分子聚合反应路径存在逻辑冲突。还有,这个反应温度区间…正好落在该类型材料已知的‘脆化敏感带’边缘。根据我们的经验,在此温度下长时间反应,材料极可能发生不可逆的劣化,强度和阻尼性能会大幅衰减,甚至崩解。”

另一位结构专家也提出了质疑:“是的。还有这个0.5度的改动。静态计算确实无懈可击。但…我们缺乏完整的全尺寸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在极端机动、高G过载的复杂动态耦合下,这个微小的角度调整,会不会在某个意想不到的节点,引发新的、更危险的应力集中?毕竟,原始震颤的根源我们尚未完全理解。”

这些专业而冷静的质疑,如同冷水泼入滚油。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争论。支持派认为这是华国人的独特技术路径,不能以常理度之,那份“完美”的测试数据就是铁证。

质疑派则坚持认为配方和设计改动存在明显的、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隐患。

争论的焦点,最终落到了那份“完美”的测试数据上。

教授深吸一口气,敲了敲桌子:“诸位!这份测试数据!它来自‘鼹鼠’窃取的华国核心实验室记录!它显示这种材料在模拟环境中完美消除了震颤!这难道不足以说明一切吗?难道华国人会拿他们唯一的、寄托了举国希望的‘幽灵’去冒险,使用一个明知有重大隐患的方案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