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次日,一行人告别青城山,驱车前往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的峨眉山。

山脚下,古刹幽深,报国寺的钟声洗涤凡尘。

一家人游览过气势恢宏的报国寺与林木藏幽的伏虎寺。

中午在寺内用了斋饭。

这里的斋饭清淡却不失风味,江芷云和念念都吃了不少。

许是山中空气清新,又走了半天路,午后,母女俩都有些倦了。

便在寺院安排的禅房中歇下。

陈宇的体能远超常人,丝毫不见疲惫。

他安顿好妻女,独自一人在伏虎寺内信步闲逛。

寺院深处,一缕奇特的幽香飘来,不似寻常供奉的檀香。

他循着香气,绕过一重院落,看见一间偏僻的禅房前,一位身着灰布僧衣的老僧正低头忙碌。

僧人面前摆着石臼、竹筛、铜杵等一应工具,他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些晒干的植物根茎、花瓣捣碎,再按特定比例混合。

是手工线香。

陈宇脚步放轻,站在不远处静静观看。

老僧的动作一丝不苟。

似乎察觉到了陈宇的目光,老僧抬起头。

“施主对制香有兴趣?”

【咦?宇神又发现什么好东西了?】

【手工制香啊,这个看起来好高级的样子。】

【那老师傅一看就是有道高僧,眼神好亮。】

陈宇微笑着走上前,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大师安好。只是觉得这香气独特,心生好奇。”

老僧看了看陈宇,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忽然问道:“施主可知,制香一道,最重为何?”

这是一个考校。

寻常游客只会说“用料”、“配方”之类。

陈宇略一思索,答道:“晚辈以为,最重‘心诚’与‘时节’。

心不诚,则香无魂。时节不对,则材无灵。

譬如这合欢皮,需待夏至后、秋分前,择晴日剥取,方能安神解郁。

又如此处这白芷,非阳山所产,根肥、体白、粉足者,香气不足以通窍。”

他一边说,一边不经意地指了指老僧手边的几味香料。

老僧原本平静的眼神骤然一亮,拿着铜杵的手停在半空。

他问的是“道”,陈宇答的却是“术”,而且是精通到极致的“术”。

他说的这几样,都是制香匠人中不传的秘诀,寻常人哪里会懂!

“你……你师从何人?”老僧问到、

陈宇摇摇头:“晚辈并无师承,只是平日里喜欢看些杂书,略知皮毛。”

系统赋予的知识,浩如烟海,早已融入他的本能。

“皮毛?”

老僧苦笑一声,放下工具,郑重地对陈宇行了一礼,“施主大才,是老衲着相了。今日一言,胜过老衲十年枯坐钻研。”

他转身从禅房内取出几个精致的锦缎香囊,递给陈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