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大明商贾的雄厚财力 (2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就这样还得小心翼翼,更不敢多发。
谁让咱们的洪武皇帝最恨贪腐呢?
现在好了,胡大老爷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他们只管照办就是。
胡大老爷离开外交司时,也松了口气。
玻璃生意总算步入正轨了。
虽然目前只见账面数字,实际还没回本,反倒贴进去十几万两。
毕竟前期所有开销都是胡大老爷自掏腰包,这可都是真金白银。
至于那位洪武帝?
他没从成本里再抠一笔就算不错了,让他出钱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过就算玻璃工坊暂时没有进账,胡大老爷也不着急。
眼下他也没什么大额开支。
虽说府上银库已经见底,只留了些日常用度。
但胡大老爷半点不慌。
急什么?
连总管胡府账目的胡义管家都淡定得很。
胡家会缺钱?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别的不说,单是这座与陛下合办的工坊,胡义可是全程参与的。
他比谁都清楚,能跟皇帝合伙做生意意味着什么。
有这份产业在,胡家还愁没钱?
这玻璃厂的产品精美绝伦,供不应求。
即便是次品,又怎会愁销路?
可笑!
老朱虽威严赫赫,如麻,但巴结他的人不计其数。
普通人连门路都找不到!
如今有这正经产业,既能讨好老朱,又能奉承胡大老爷。
谁不愿意?
胡义丝毫不急。
反而劝胡大老爷多享乐些日子。
毕竟老爷近来忙碌,他是看在眼里的。
该好好歇歇了。
开销?会友馆可是胡大老爷吩咐胡义一手操办的。
胡荣还帮着两位姨娘打理着。
那里的进账他心知肚明。
胡大老爷睡了个懒觉,揣上一叠银票便出门了。
马车上,他翘着腿,望着繁华街景,目光游移。
许久未闲逛,看什么都新鲜。
转了大半圈,忽然想起个地方。
吩咐胡荣调转车头,驶向城另一端。
熟悉的牌坊,熟悉的喧闹声,胡大老爷朗声大笑。
迈步而入。
"哎呀,胡爷大驾光临!"
"我说今儿喜鹊叫呢,原来是您来了!"
"您可好久没来了......"
莺莺燕燕环绕,胡大老爷深吸一口气。
"还是教坊司舒坦!"
"那些劳心劳力的日子,不适合我!"
"带路!老地方可别被人占了!"
他大步流星往里走。
李怀仁殷勤相迎。
虽然仍在教坊司任职,但他的官阶已升了半级。
这全靠胡大老爷当初一句话。
对李怀仁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没有胡大老爷提携,他不知要费多少周折呢。
胡大老爷一开口,事情就摆平了!
胡大老爷,够义气!
胡大老爷重返教坊司,那场面,锣鼓震天,鞭炮炸响。
他在教坊司的那段日子,虽然没亲自下场,可规矩却被他立得明明白白。
谁敢赖账?谁敢强来?谁敢闹事?胡大老爷一律不给脸面。
放眼整个大明,能让他“给个面子”的,也就那几位罢了。
其他人?打了就打了,能怎样?
那段日子,教坊司上上下下过得最舒坦。
后来胡大老爷调走了,可规矩照样延续,谁都不敢坏。
更巧的是,没过多久,他家的“逆子”成了驸马。
这下胡大老爷的名头更响亮了,谁还敢在教坊司撒野?
说到底,来这儿的人不过图个乐子,谁愿意惹祸上身?
正因如此,胡大老爷这次回来,待遇更上一层楼。
他以前常去的小园子还在,连那几个伺候他的姑娘,也被李怀仁安排得妥妥当当。
许久不见,那几个丫头反倒越发水灵了。
胡大老爷咧嘴一笑,冲着李怀仁竖起大拇指:“你小子,会办事!”
李怀仁一听,心头一热,差点没跪下来磕个头。
这马屁,可算拍对地方了!
上次胡大老爷轻飘飘一句话,就替他升了官,他就明白了——这位爷指缝里漏点东西,就够他吃撑了。
而且,像胡大老爷这样的大人物,反而最讲究。
为什么?
因为办事简单啊!
换作别人,想求个官职,得送礼、找门路,还得担心对方收钱不办事,或者在职位上耍花样。
可胡大老爷不一样。
他虽然没给李怀仁任何承诺,但这一句“会办事”,比什么都管用。
胡大老爷满意了,还用愁回报?
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一言蔽之,或是如胡大老爷所言,区区一纸文书便能令李怀仁脱胎换骨。
这般小事,甚至无需胡大老爷动用半点人情。
实在是李怀仁与胡大老爷之间,隔了太多层天地。
悟透此理的李怀仁,自此在逢迎胡大老爷的道路上义无反顾。
如今看来,当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胡大老爷在教坊司逍遥快活了整整五日,直到浑身浸透脂粉香气方才打道回府。
倒非他玩腻了。
教坊司何等排场?
其间花样百出,他乐不思蜀,根本不愿离去。
实则是胡义遣人唤他回府。
只因胡家第三代,安庆公主腹中那个小生命,即将降临人世。
无论男女,作为胡家长房头一个孙辈,胡大老爷这个祖父自然要亲临。
故而他仅在府中稍作梳洗,更衣后便带着胡义匆匆赶往公主府。
说来惭愧,这地方他还是头一回来。
虽说当初是他亲自将胡仁彬夫妇赶至此地。
可终究公主是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