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但其他方面,就没办法了。

别说匠人了,就连调来的官吏也没半点管理经验。

于是,所有麻烦事全堆到了胡大老爷头上。

换句话说,这破生意一接手,胡大老爷就成了个还没开工的玻璃工坊的管事老爷!

这工厂的股东确实来头不小,厂长性子也火爆了些。

不过没什么大不了的!

胡大老爷对工厂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前世他曾走访过不少工厂。

虽未长期深入一线,但也绝非毫无见识。

说陌生,则因前世去工厂多是和老板喝茶谈天。

聊的无非是经营难题、行业前景这些虚话。

毕竟他不是这行的。

只是碰巧有客户的产业涉及工厂罢了。

因此,工厂的筹备让他煞费苦心。

最大的难题是把前世的经验用到这个时代——根本行不通。

比如他想效仿资本家搞三班倒。

可惜条件不允许。

夜里根本没法开工!

啧,连当资本家的机会都没有。

再比如他想实现批量生产。

这就需要对整个流程进行细分和产量匹配。

要是前道工序拼命生产,后道突然卡壳,下游全得停工,岂不荒唐?

所以这大半个月,胡大老爷都泡在工地上。

倒是厂房建设简单得很。

要防火?

容易!

直接调拨一批城砖原料,砌成防火"碉堡"。

成本?

呵呵,跟官府一个价!

敢不按官价,工部官员能跪在胡大老爷跟前哭嚎。

谁不知道这钱是胡大老爷和陛下自掏腰包?

这两位哪个是好惹的?

要是多报了账,脑袋还要不要了?

可也不敢少报!

万一陛下发现能打折,立马就会黑着脸质问工部是不是活腻了。

因此玻璃厂的建设堪称史上最透明。

常来视察的老朱看着飞速进展的工程和明明白白的账本,和胡大老爷一起拍桌骂娘。

朱元璋岂会看不出门道?

可又能怎样?

工部户部把账目做得天衣无缝,总不能无端砍人吧?

"罢了陛下,能吓得他们收敛几年就不错了。"

"咱们还是往前看吧!"

工地边的小土坡上,朱元璋一把搂住胡惟庸的脖子,凑近耳边嘀嘀咕咕地说着悄悄话。

表面是在安抚老友,实则暗戳戳地挑拨离间。

偏偏朱元璋还真吃这套!

毕竟他是从乞丐一路打拼上位的,虽说对官员那些弯弯绕绕不太熟悉,可他手底下有锦衣卫啊!

更别提他骨子里就对当官的充满戒心。

所以朱元璋非但不介意胡惟庸勾肩搭背的举动,反而顺势也搂住了对方的脖子。

"那个...惟庸啊,这买卖真能赚钱?"

"都到这份上了,你可别蒙我!"

"要是到时候搞砸了,咱俩面子往哪搁?"

"就算逼着人拍马屁弄来银子,传出去也不光彩啊!"

朱元璋话说得含蓄,胡惟庸却直接在他日渐圆润的肚皮上拍了几下:"朱重八,今儿个说句大不敬的话,要不是你当了皇帝,想跟我合伙做生意,门都没有!"

"把心放肚子里,看我堂堂正正赚钱,保管让人抢着送银子来!"

"为啥?"

"因为他们转手能赚更多,你说他们乐不乐意?"

朱元璋低头瞅了瞅自己的肚子,没好气地瞪了胡惟庸一眼。

"成,那我等着看。"

"要真像你说的,你喊我朱重八我也认了,反正你当年就这么叫。"

"可要是这事儿黄了,咱们可得好好算算冒犯圣上的账!"

胡惟庸闻言脸色一变,难以置信地看着朱元璋:"啥?"

"你就这么做生意的?"

"合着赚少了都算亏是吧?"

"别人身上捞不着就要宰我一刀?"

"真有你的!"

朱元璋立马换上谄媚的笑容,殷勤地给胡惟庸顺气:"消消气!"

"惟庸啊,我这不是头回干这么大的买卖嘛!"

"以前都是给国库弄钱,我的私房钱全靠番邦进贡,穷啊!"

"现在见你有发财的门路,我能不着急嘛!"

"你多费心,放手干,我全力支持!"

"总不忍心看着月儿他们小两口将来受穷吧?"

胡惟庸瞪圆了眼睛盯着朱元璋。

好你个朱重八!

该不会也是穿过来的吧?

这特么不是岛国经典台词吗?

说得比我还溜!

远处的大臣们虽然听不见这对君臣的对话,但两人的动作表情却看得一清二楚。

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大白天的,胡大老爷竟然跟皇上勾肩搭背,还互相拍肚子玩儿,在场众人可都亲眼目睹了。

这种待遇,哪个臣子敢想?

再看陛下那副笑脸!

那是对臣子该有的表情?

怕是讨好皇后时也不过如此吧。

啧啧,在场的锦衣卫、禁军、工部官员和工匠们见此情形,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