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又是一个午时,两份关于白榆的详细情报放在了西苑永寿宫御案上,分别来自于东厂和锦衣卫。

说是详细情报,有些过于私密的事情不会往上写——比如给陆炳当过青词枪手这种事,主要还是以公开活动为主。

嘉靖皇帝本以为,一个不到二十的毛头小子,履历有限,资料内容肯定多不到哪去,看一会儿就能看完。

结果嘉靖皇帝足足看了一刻钟多,才把两份不同来源的资料大致上浏览一遍,而且有不少地方没细看。

本来看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分析白榆的动机,然后才能对昨天本子做出精准的处理意见。

结果嘉靖皇帝越看越迷茫,信息太丰富,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个叫白榆的少年人了。

跨界奇男子?

从锦衣卫官校一路跨到国子监的贡元监生,谁听了都会觉得离谱,偏偏这是事实。

全能小当家?

从午门政治警察到西城探员,再到扫大街,似乎在什么岗位上都能搞出动静。

业余时间还兼职当诗人,以及搞点技术发明什么的。

司法圈毒瘤?

官司满身,今年平均每一两个月就要接受一次司法机关的审问,至今仍逍遥法外。

刑部尚书出马一次,被反手指导;左都御史出马一次,被当场气死了。

直到现在身上还挂着官司,正被锦衣卫追罪。

反正看完白榆的资料后,嘉靖皇帝更是毫无头绪了。

放下资料后,嘉靖皇帝就决定,还是更直接点,派个太监找白榆当面询问和查探。

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修仙工作,不值得浪费太多脑力在小小一个白榆身上。

然后嘉靖皇帝对黄锦说:“传旨给内官监的李芳,让他代朕向白榆问话!”

这道旨意既在黄锦的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皇帝派太监去找关键人物当面问话,是很平常的操作,不足为奇。

但是一般派的都是司礼监里的太监,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内书房少监,想选择什么级别都有。

这次却委派了内官监掌印太监李芳,这就比较让人意外了。

看着黄锦似乎若有所思,嘉靖皇帝故意调侃了一句:“黄伴!你千万别多心!”

黄锦暗自苦笑,转身出去传旨了。

皇帝可能觉察到他老黄已经有了退意,又对司礼监现在这些太监都不太满意,所以另外考察后备人选?

不想了,天威莫测,想多了累心。

正在内官监看公文的李芳接到旨意,连忙出发,紧赶慢赶的往白家赶。

走到半路,打前站的人回来禀报道,白榆并不在家,已经去了锦衣卫总衙受审。

于是李太监又调转马头,前往锦衣卫总衙,正好也顺便旁听审问,可以更加了解白榆。

皇帝给的任务说是问话,其实本质是面对面察看白榆这个人,给皇帝提供决策参考。

白榆已经进了南镇抚司判事厅,老相识钱指挥在正中,从北镇抚司借调来的田百户在侧旁。

还看到了自己的继任者袁千户、皇亲蒋天养等人,不知道是来当人证的还是来看热闹的。

“真是群英荟萃、群星闪耀啊。”白榆讥讽的笑道。

“开堂!白榆上前听审!”田百户喧宾夺主的喝道。

白榆诧异的问道:“还没到正式审问的环节吧?不是先简单问话,然后写自辩书吗?”

田百户不耐烦的说:“审完了再给你机会写!”

白榆反驳道:“审完再写,那不就是供状吗?”

田百户斥道:“你少废话!缇帅有令,尽快开始提审!进了这里,就由不得你!”

白榆看了看钱指挥,却见钱指挥像个泥塑似的呆坐着。

于是白榆便明白了,这是受到了来自上面的强大重压。

大概钱指挥没法反抗上面,又不忍心针对自己,所以只能在这里装雕像了。

“随便吧。”白榆坦然的接受了现实,又警告说:“如果你们非要如此,将来别后悔就行。”

不接受也没法,白榆不想挨打。

锦衣卫和官府司法最大的区别就是,官府“刑不上士子”,而锦衣卫这里是真敢用刑的。

就在这时候,内官监掌印太监李芳出现在锦衣卫总衙,又把刚准备开始审问的进程打断了。

李太监找到白榆所在判事厅,对在场的锦衣卫官吩咐说:“你们继续审,咱先在旁边看看。”

他唯恐有误会,又强调了一遍说:“咱不会帮任何人说话,也不会参与案件。你们该怎么审就怎么审,不用在意咱。”

众人面面相觑过后,又重新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