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忙年 竟争 (1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大雪纷飞之时,新年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寒意和节日的喜庆气息。
这个时代还没有春联,只有桃符。
沈如意想了想还是请季文川写副对联。
“对联?”
“没错。”
“在桃符上?”
“本意是写在桃符上的。”
还本意?季文川一副我就看你怎么胡作非为的样子。
沈如意:……
在古代,相传有个鬼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桃树上面住着一只金鸡,每天清晨当金鸡打鸣之时,前晚上出去游荡的鬼魂就会回到鬼域。
鬼域门口左右两边有两位神人,他们专门对付做坏事的鬼魂。如果鬼魂在晚上游荡的时候,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两位神人就会把他们抓起来,因此,鬼魂就十分惧怕这两位神人。
民间为求吉利,就把这两位神人的形象刻在桃木上,放在家门口,成为了辟邪宝物。
到了某代,人们发明了在桃木上面写对联,除了能达到消除邪恶目的,还能把自己一年的美好希望寄托上去,一举两得。
这样的对联,贴到门的两边看着特别美观。
发现对联的好处后,人们开始在红纸上写对联,代表着有福气、喜气洋洋的一年。
“原来是代表福气、喜庆。”季文川笑着同意了,“红纸呢?”
没有。
只能自己做了。
幸好文成镇发展成郡,商品种类丰富,到书肆里能买到红色颜料,买回来了用水化开印染,再用矾固色,贴在门口,还真是喜庆极了。
不仅如此,还做了很多红灯笼,不管怎么样,先把过年的氛围搞起来。
周围住户看到宋宅如此,也觉得好看喜庆,便也跟着学起来。
一传十,十传百。
没两天,整个文成街区,不管商家还是住户,门头门侧贴对联,墙上、物件、商品上贴上大大的‘福’字。
高高的大门两旁红灯笼挂起,风雪夜里,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映照出人们脸上的笑容。
孩子们在雪地里欢快地嬉戏,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回荡在寒冷的空气中。
大人们则忙碌着准备年夜饭,厨房里传来阵阵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宋宅里,除了大鱼大肉,还做了后世过年的主角——饺子。
饺子无疑是春节餐桌上的主角。它的外形像元宝,馅料丰富多样,有荤有素。在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寓意着团圆和和谐。
而请来的厨娘是南方人,她会做年糕,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当然年糕的制作方法多样,有蒸的、煮的、炸的等,沈如意让大娘每种都做一些,大过年的总得让大家吃过瘾。
还做了汤圆、八宝饭等,主打一个花样多。
季文川一边写对联,一边忍不住拿个年糕甜嘴,这样的好日子,换神仙给他做,他也不想做啊!
就这都满足了?要是让他穿到后世,看到更丰富的食材,那岂不是老鼠掉进了米缸,乐坏了?
不管怎么说,有丰富的食材,住着温暖的宅子,还有很多人一道忙年,穿到九洲十国以来,这一次过年,是沈如意过得最热闹的一年。
大年三十除夕夜,除了做了很多菜,仍旧整了个铜锅子放在大圆桌中间,下面放着碳火炉子,碳火正旺,烧得沽沽直冒泡,空气中弥漫着炭火和食物的香气,让人感到格外温馨。
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有红烧肉、清蒸鱼、糖醋排骨,还有热气腾腾的饺子,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大家围坐在桌子旁,时不时夹自己喜欢的菜放到铜锅子里涮,欢声笑语不断,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沈如意先站起来,“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事如意,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说完,仰头就把一杯米酒干了。
季文川、安旬笑着看她喝完,也举起手中的酒杯,他们喝的是黄酒,看着度数不高,实则后劲很大,但是大家高兴,也顾不得什么后劲不后劲了,反正干就是了。
沈如意喝完,刚坐下吃两口菜,江云韶起身敬酒,“小的也祝姑娘安心顺遂、平安喜乐。”
“多谢江百夫长,祝你明年步步高升万事如意!”
“承姑娘吉言。”江云韶仰头一口干完。
果然是男人,喝酒跟喝水一样。
沈如意笑笑,请他坐下,“慢慢来,不急,咱们吃到子夜。”烛光摇曳,映照在他们脸上,增添了几分温馨。
吃到子夜虽然夸张,但自下午五点多开始,一直吃到晚上七八点才下桌,期间大家一边品尝着精致的菜肴,一边畅饮美酒,谈笑风生。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欢声笑语,每个人都显得格外放松,不是沉浸在过去的美好回忆中,就是在憧憬着明年的希望与计划。
屋外大雪纷飞,雪花轻盈地飘落,仿佛为这美好的夜晚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美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年期间,大雪一直没停,看着是好兆头,但是任何事都一样,过犹不及。
到初六,沈如意坐不住了,“先生,得到周围看看,要是危房被压榻了,会造成人员伤亡。”
停战不过两年,怎么样提高人口,都是执政者最需要关心的问题。
在任何时候,人都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了人什么都是空谈。
季文川当然同意。
沈如意倒是没动。
“如意姑娘去支援老百姓还有想法?”
沈如意点头。
“什么样的想法?”
她没回,而是反问,“先生,文成郡现在算端王宋衍的私人封地,还是……”
季文川回道,“隶属南陈,算王爷的封地,怎么了?”
“王爷不可能一直都待在这里吧?你也不可能一直留在文成郡吧?”
季文川马上就明白了小娘子的意思,“你想通过这次排查危房之事,为文成郡选个县令?”
“不仅仅是县令……”沈如意说道,“是一个县衙该有的一套班子都得备齐。”
季文川是搞文的,当然懂一个县衙所必须的配备,但文成镇如果不是宋衍过来探矿,不要说县郡了,就算是镇,它也属于一个迷你小镇。
现在按一个正规的县制来配备,“是不是早了点?”
沈如意摇头,“先生,随着北晋太子魏淳打探到殿下在这深山里挖矿,不出正月,这里将会聚集各式人等,如果不事先安排好,等人一窝疯过来,这里将会比以前更乱,会让殿下的挖矿之事受到掣肘,还是趁一窝疯人来之前把制度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