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以一敌十 (2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作为王爷的先锋营,江云韶现在不仅拿晌水,还有沈如意这边的外快,他带的这一百人,被先锋营的其这兄弟们羡慕死了。
谁还嫌钱多啊!
一旦停下来,沈如意才真切的意识到十一月要过了,到了腊月十二月份就要过年了,不知不觉,竟又是一年。
小厅里,沈如意与季文川等人坐在壁炉前烤火。
虽然是江南,但在山间,那西北风更阴更冷,没个火盆、炉子,还真没办法过冬。
季文川喝着从山农手中购来的苦丁茶,感慨道,“要是能安稳的窝个冬就好了。”
一听这话,沈如意眼皮子一跳,“先生,什么意思?”
季文川悠然的喝茶,一副要沈如意猜猜看的样子。
安旬帮先生回了,“因为秋冬季是战事多发时节。”
沈如意:……
古代文明从本质上上来讲是农业文明,耕战,耕是放在第一位的,又因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一旦错过了耕种的时节,可能就要面临饥荒。
古代文明主要在北方黄河流域,是春种秋收的,所以春夏是不适合打仗的。另一个方面来讲,古代大多是兵农合一的,没有职业军人。
战时为兵,平时为农,战时打仗,平时种地。春耕夏耘,大家都忙着种地,没法召集人们发动战争。所以不知不觉中战事就多发生在秋、冬季。
也是因为秋冬季不仅粮草充足适合打仗,又因为人们终于闲下来可以集合奔赴前线打仗了。
她想起宋衍交给季文川的那个小盒子,“难道有什么人想来找我们?”
山匪还是东瓯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等沈如意猜出来,门外,常顺扶着个满身是伤的人气喘吁吁地进来,那人衣衫褴褛,脸上血迹斑斑,比乞丐还不如。
“先生,姑娘……小王爷受伤了……”
小王……郑煊泽?
忙忙碌碌,沈如意都把这号人给忘了,连忙起身,这一看,哎哟娘哎,只见郑煊泽脸色苍白,嘴角还挂着一丝干涸的血迹,显然伤势不轻。
沈如意连忙让人去叫大夫。
这个大夫是宋衍调过来的,算是军医,治刀枪骨头等伤很是在行。
半个时辰后,郑煊泽的疼通才缓过来,才能开口说话,“先……先生……东瓯国打过来了……”
真打过来了?
这里除了沈如意稍作惊讶外,季文川、江云韶等人竟一点也不意外。
难道宋衍临走时预测到了。
季文川从袖中掏出小盒子递向沈如意。
她一脸惊讶,“先生,你这是干什么?”
“你说呢?”
“什么我说,殿下临走时,把兵符交给你了,我问我干嘛?”
“我当时怎么回的王爷?”
“你说‘文……川……’”沈如意秒会,“你说的文川指我?”
季文川毫不客气的点点头,“如意姑娘,我的名号叫‘南山先生’不是文川……”
常顺等人听的心知肚明。
但江云韶不仅没听懂,还听的稀里糊涂,季文川,不叫文川叫什么?
听到季文川如此说,要不是看到满身血迹的郑煊泽,她还真会甩手不干,转头看向郑煊泽,“小王爷厉害啊,居然能从东瓯逃回来,看来也不纨绔啊!”
贪玩的郑煊泽差点把小命交待了,吓得失魂落魄,对沈如意的讽刺苦笑一声,“沈如意,他们招集了五万人马,已经从南过过来了。”
五万?这么多?
沈如意正色问道:“先生,殿下给了你多少人手调配?”
“满打满算五千人。”
满打满算?沈如意一下子明白了,这五千人马三千多在深山里搞矿,一千多人在文成镇内。
五千对五万。
以一敌十。
沈如意立即让人把宋衍的舆图挂上。
在南方山间打仗可不比在北方平原作战。
文成小镇也不能跟一般县城相比,一般县城都有城墙防护,文成镇除了以大山作屏障,其余的什么也没有。
“江百夫长——”
正在神游的江云韶突然听到沈如意叫他,下意识出列行了一军礼,等行完才意识一个大男人怎么给女人行礼,样子别扭极了。
可沈如意没功夫看他娘娘唧唧的,“你是先锋营的百夫人,现在命令人带十个斥候赶紧去前方打探消息。”
江云韶不想听的,可看到季文川一脸严肃的样子,他瞬间又收回了心思,行军礼道,“是,姑……先生…!”说完,转身出了书房迅速去安排了。
沈如意也拿过披风,“先生,咱们去扎营地。”
一千多个前锋兵卒,分散在文成镇四周,隐在个小村子里,上次欧阳承宥来可没看到。
这一千多人归一个叫严华的校尉统领。
小半个时辰后,一千多人就集合完毕。
沈如意把郑煊泽带回来的消息跟严校尉讲了,又把自己的应战思路跟对方讲了,“严校尉,王爷把兵符给我,那么接下来一切听我的,没问题吧?”
“是,沈……”严校尉把能叫的称号在嘴边打个转,最后叫道,“沈参军。”
沈如意点点头,“那把几个百夫长叫过来,我们一起布置一下作战计划。”
“是,沈参军。”
为了不让基地文成镇落到东瓯人手中,沈如意只说了几句便赶紧把兵卒子领了出去,“镇头镇尾死守。”
“是。”
战事既急促又残酷。
万幸,宋衍大概知道东瓯世子前一段时间过来者不善,在她忙于修路、搞活小商经济时,他已经在文成镇镇头镇尾做了保垒。
这也算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吧。
明着沈如意修路,暗的隐在村子里的先锋营一千人修了防御之事。
等东瓯将领领着一万人马冲过来时,他们已准备完毕,与他们正面交锋上。
一千对一万。
以一对十。
沈如意给他们的战术是,伸头就打,缩头就躲,主打一个耗字。
东瓯离这里一百多里地,山峦水溪之地,粮食补给可是第一大问题,但文成镇的粮食堆的满满的,耗到过年都没问题。
但如果对手真的意识到这个战术把他们耗到过年,又截住北边官道,那还真是问题。
当然,这是一个月以后的问题,现在就一个字,把他们拖到天亮。
等天光大亮后,沈如意站到了山坡之上,看向五里地之外,东瓯旌旗在寒风中格外显目。
这些蛮夷打起仗来,真是不顾一切,冲的很猛,一个不慎就能让他们冲进来文成小镇。
虽然他们很猛,但是脑子比蛮力好用啊!
沈如意找到江云韶,“给你个任务。”
“是,沈参军。”他学校尉叫人法。
沈如意让他靠近点,小声说道,“你这样……这样……”
战线上,一千多人或严阵以待,或是伸头打人。
后厨,飞双领着婆子丫头做午饭,一千多人呢,真是忙得飞起。
阿花趁着出来提水桶,走到井台边,一只鸟停在井沿边上,她迅速掏出一个小纸圈绑在了鸟的腿上,看着它飞出了文成小镇才拎水回去。
三百里之外,一条官道上,有人接到了这只鸟儿,取下绑在腿上的小纸条,上面写着:文成镇打起来了,东瓯人五万,镇中防守兵卒一千多人。
那看纸条的人眼一眯,“以一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