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迁移百姓,修水泥路,鼓励新生儿的出生。

看来今年的任务是发展民生。

也对。

大明现在人口实在是不多。

就拿应天府来说。

别看京城街上人头攒动的,那是京城把周围的百姓全都吸收了过来,甚至还有其他州府的百姓。

百姓走了,村子里的土地怎么办?

听人说,有的地方,留守的一两口人,要耕种十多二十亩土地,有地主家,只有几个帮工,帮忙种植几十上百亩的土地。

没人,哪怕那些地主员外把工钱提高两倍,也招不到长工,只有一些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的来应聘短工。

丢荒,那是万万不敢的。

先不说官府要罚钱,严重的还要入狱!

朝廷缺粮,给你的土地,你还敢丢荒,不抓你抓谁?

由于实在是没人,多年不干活的地主,一家老小,亲自下地,干得那叫一个欢快。

这还是去年只有京城一个经济特区的情况下。

而今年不仅有京城这个经济特区,还新增了广州府、山东两大经济特区。

三大特区,到时候会把周围多少人给吸纳进去?

未来全国放开经济,势在必行。

陛下鼓励生育,完全没毛病!

“这第四嘛……”

老朱把目光投向武将那边:“汤和、徐达、沐英、冯胜,上前听令!”

四人闻言,不敢耽搁,立马出列:“臣在!”

“令汤和徐达的主将,沐英冯胜为副将,领军五万,追剿残元,咱希望这一次,尔等能提着脱古思帖木儿的脑袋回来!”

四人闻言一怔,然后大声保证:“臣等定不负陛下之命,携脱古思帖木儿的人头回来。”

老朱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咱派朱棣与诸位随行,朱棣……,就负责军需军备。”

站在最后面的一群二代,诧异的看了朱棣一眼。

眼中尽是幸灾乐祸之色。

从京城跑到北方,距离可不短,朱棣这一去一回,估计要六七月份才能回来。

个中辛苦,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只是,没等他们高兴太久,龙椅上的老朱又开始下令:“朱樉、常茂、常升、邓镇,上前听令!”

四人迎上老朱的目光,浑身一哆嗦,立马出列,跑上前去:“臣在!”

“令朱樉、常茂为主将,邓镇、常升为副将,领军五万,攻克西域、吐蕃两地!”

“咱的意思是,让这两地大大小小所有势力都臣服大明,都愿意被咱大明统治!”

“四位,可听清楚了?”

朱樉四人,连忙拱手道:“臣等听清楚了!”

西域跟吐蕃,怎么说呢。

一半的一半,属于大明,剩下的不服大明的管教,自立为王。

这两地,人烟稀少,土地面积又广,打不过他们就跑,等你走了他们又回来骚扰。

大明对这两地的掌控目前来说,是最薄弱的。

还有一点,这两地地处高原,空气稀薄,除了他们当地土着,大明士兵适应不了气候,轻的难受几天就恢复过来了,严重的甚至会丢掉性命。

大明的士兵去了这两地,还没打仗,实力便被削减了几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