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沈仁毅神色恍惚,曾几何时,沈不韦父母双亡,一贫如洗,只能经商为生,沦为族人口中不肖子孙。

如今,却青云直上,成为大秦国公、位高权重,连他这个叔父,也难以望其项背。

原本,族中有子弟发达,他这个族长高兴还来不及。

然而,想起陈年旧事,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毕竟,沈不韦父母双亡,他们却袖手旁观,坐视他颠沛流离,怎不让人怨恨?

“终究是我对不住他,如今,哪有颜面,去向他求情?”

沈临丰一时语塞,半晌后,忍不住劝慰:“当年那桩事,并非兄长过错,家族也是不得已。”

沈不韦之父沈誉,和他们是堂兄弟,并非出自一脉。

当年,沈誉出仕周朝,官至御史中丞,曾犯颜直谏,却触怒炀帝,当众杖毙,且抄没家财,上恶谥为“谬”!

沈仁毅担心炀帝迁怒家族,便对沈不韦和他母亲不闻不问,任由孤儿寡母流落街头。

虽然并非出自本心,但在外人看来,终究太过冷血。因此,沈氏就此沉寂下去,终炀帝一朝,未有子弟出仕。

连袁弘道权倾朝野、篡位称帝之时,也只是观望,倒让他们逃过一劫。

沈仁毅喟然长叹:“他若因此恨我,也是人之常情。”

“无论如何,不韦终究是沈氏子弟。”沈临丰笃定道,“绝不会对家族不利。”

沈仁毅断然道:“我已出仕吴国,不能做三心二意之事。”

“二弟你仍是白身,可去扬州,见不韦,投靠秦国。”

沈临丰愕然:“兄长打算分家?”

“正是!”沈仁毅沉声道,“前有诸葛氏分事三国,后有苏州陆氏,分别投靠秦、吴二帝。”

“我湖州沈氏,有何不可?”

陆明德投奔秦国,参与科举成了状元,为秦帝效力,这在吴国并非秘密。

袁文焕得知,并未怪罪陆归蒙——这是世家大族心照不宣之策,即便袁氏,也曾这么干过。

沈临丰难以理解:“兄长这是何苦,非要和吴国共存亡?”

“我食吴粟,自当尽忠职守。”沈仁毅笑道,“即便吴国灭亡,我也无怨无悔。”

见他神色坚决,沈临丰叹息一声,并未再劝。

……

扬州,江都城。

高楷登上望江楼,眺望长江风景,不禁想起一副对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只可惜,他只记得这上一句,下一句是什么,已然忘了。

八年光阴流逝,无可避免地让他淡忘许多事情。

唐检亦步亦趋:“陛下,双喜临门!”

“李节帅上禀,已然拿下常州。此外,郭将军也传来捷报,攻取福州,汀州归降。”

“恭喜陛下!”群臣齐声道贺。

高楷笑了笑:“同喜!”

“袁文焕有何应对之策?”

唐检回言:“奉宸司探知,他只命苏州、衢州二位刺史,对抗我军两路兵马。”

高楷讶然:“他没向刘昇求援?”

“未曾探知吴国出使。”唐检摇头。

封长卿笑道:“他和刘昇积怨太深,怎愿向昔日臣子低头,且还是个叛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