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实验记录 (1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实验记录
档案编号:PF-NR-23
实验代号:“美女与野兽”构筑工程
首席研究员:[权限加密,代号‘剧作家’]
日期:[数据删除]
地点:阈限空间研究站-Delta扇区
1.实验目标:
本阶段实验旨在验证并优化“叙事共鸣”理论在稳定次元裂隙生成中的应用。
具体目标是,通过高度精细化的环境构筑,模拟特定叙事原型(本案例为经典童话“美女与野兽”的核心意象),探究其对现实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并尝试诱导可持续观察的次元裂隙现象。
2.实验过程与批注:
2.1环境构筑理念:
为每个测试案例创造完美且高度沉浸式的环境,已经成为我近期研究工作的核心症结与主要挑战。
早期的粗糙模拟,例如简单地放置几个象征性物品,已被证明效果有限,无法引发足够强烈的现实扭曲。
我意识到,环境的“真实性”并非指物理意义上的精确复制,而是心理层面和叙事逻辑上的“可信”。
不过,我坚信,搭建一个真实可信,细节饱满的舞台,是让虚拟叙事渗透并暂时覆盖基础现实的关键。
这种覆盖,是裂隙显现的前提。
我打算效仿最顶尖的电影布景师,他们的工作不是建造真实的房屋,而是创造看起来真实,并能承载特定情绪的空间。
因此,本阶段将用上拍摄电影级别的道具和布景技术。
2.2道具策略升级:
过去的策略过于依赖少数关键,带有强烈情感链接的物品,例如特定主题的图画、陈旧破损的娃娃、以及充满私人情感的旧信件,这些物品作为叙事锚点效果显着,但不足以支撑整个环境的重量。
本次构筑将进行大规模升级。
除了以前用过的关键物品外,还会大量添置小巧的个人装饰和逼真的日常物品,旨在让测试小屋达到惟妙惟肖地还原童谣里角色住所的效果。
这意味着细节填充:书架上不仅要有书,还要有随手写的便签,干枯的花瓣书签,不同年代的灰尘分布。
生活痕迹:壁炉里要有冷却但未清理的炉灰,餐桌上要有未喝完的的茶水,衣柜里的衣物要有不同的磨损程度和气味。
叙事线索:散落的乐谱暗示美女的爱好,角落里带有抓痕的家具暗示野兽的存在与脾性,墙上隐晦的家族肖像画讲述背景故事。
2.3初步结果与分析:
早期的成果很有希望,但并不完整。
在PF-NR-23的初步测试中,环境构筑完成后,监测设备记录到了背景现实稳定度的显着波动(波动指数提升至+347%)。
测试区域内出现了短暂和局部的感官异常报告,包括温度无故降低,听到不存在的老式音乐盒声音,以及物体出现非物理性的轻微位移。
这表明,高度细节化的环境确实能有效放大“叙事共振”效应。
然而,这些现象是不稳定的,未能形成可观测的稳定次元裂隙。
它们更像是现实结构被“按压”后产生的涟漪,而非被“撕裂”后形成的通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