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愿作胡杨立,绿州漫隘关 (2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同志们,最近,我们新来了两名同志,一位是省财政厅下来,一位从省电视台引进的。结果杂音很多。有种说法,就是蒙达无人?
蒙达有人,在座的都是蒙达人。隆书记、金专员,以及我,都是蒙达人。
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蒙达遍地是人才,怎么年年倒数第一名?如果蒙达处处是资源,怎么年年没有被发现?
不是蒙达无人,而是蒙达的组织部门出了问题,没有用对人。
所以,我们才把组织部长换了,一查,还真有大问题。
所以,在座各位不要以为自己就是个人才。
有的人的官是送出来的,买出来的。你们没有权力质问地委为什么要引进人才。”
我再又认真地扫了台下一眼。
“长期以来,蒙达这块地方已经固化,由于经济落后,外地干部不想留,本地干部结帮拉派,政治生态不正常。
新的地委一班人决定改变这里的政治生态。我们不会干几年就走。地委地署班子的大多数同志愿意留下来,与蒙达人民一起战天斗地,改变山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事实上,我们之中有好干部,蒙达没有指标,或者又不符合本地为官这条政策的,我们可以向省委推荐到其他地方任职。”
说到这里,我加重语气:
“如果不做事,一心想当官。在蒙达是没有机会的。我们也不会推荐。有些人自以为做了事,请你们问问人民群众,有几个人能数出你做的事情。
坐在办公室,完成点日常工作,也算做了事的话,那么,随便抽个干部,也能坐好你那个位置。”
我这句话是针对田加章、施明丽说的。
全场悄默。
我一口气讲了半个小时。
当然,掌声也不热烈。
最后,隆书记作总结讲话。他说道:
“我们将一手惩治腐败,一手大搞经济建设,争取在三年之内,在全省16个地州市中,搞掉最后一名的帽子,挤进前十名。”
会场里没有掌声。因为大家觉得隆书记的调子定高了。
隆书记说:“一个没有雄心的班子,一群没有志气的人,是永远改变不了蒙达落后局面的。”
台下才响起一阵掌声,但是,也不热烈。
这个会不长,只开了一个多小时,散会后,我就回了办公室。
我也知道,这个会必然会得罪一些人,但是没办法啊。天天和稀泥,混日子,蒙达发达不起来啊。
中午吃了饭,回到宿舍,住在隔壁的邓散平过来了。
我问:“怎么样?住得还舒服吧。”
他笑道:“舒展帮我什么都想到了。谢谢他。”
这时,舒展送来两杯茶,回自己房间去了。
我说:“你今天参加了会议,我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地方很落后。人心不齐,只想当官,至于做事呢,绝大多数人没点子,没方法。”
他点点头,说道:
“书记,我老家是这边的,清楚蒙达的情况,当时并不是我妻子不同意,其实我也有些顾虑。但是看到您和隆书记诚心诚意,所以,我才过来。”
“原来是这样啊。既然清楚,你也不要有太多的顾虑。目前,你就做两件事。
一是整顿内务,我估计现在的人员,基本上是伍慧的关系户,做不了大用。所以,我推荐一个人给你。这个人叫淡有志,文笔好,有思路,政协的一个副科级干部。
你写个报告,我批示一下,先把他调到手下。
二是目前要一心扑在索洞的旅游开发上。魏总的人马已到,你多往下面跑,今年还有大半年,先弄出个规划来。”
邓散平点点头,说道:“既然来了,您放心。”
聊完,他就回去了。
我想,下午一定要和新来的莫锋谈一谈。
莫锋也住在这栋楼,二单元二楼。
总之,这栋楼基本上是外地干部住的,也好。我们谈谈心,议议事很方便。
一定要好好团结新来的组织部长。以前,我既不熟悉干部情况,又有雷正声从中作梗,所以用人不能得心应手。
现在,这个现象一定要扭转。
我有写诗的习惯,回到卧室,写下一首《今天有感》,
我来蒙达半年,深感此处做事不易,整个气氛沉闷,干部不想作为。近日进行人事调整,以图慢慢改观,有感于人事变动,台下掌声稀薄,写诗以记之。
西陲承使命,岂惧雪霜寒。解困灯挑夜,筹边月照鞍。千家询冷暖,万壑绘新峦。愿作胡杨立,绿州漫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