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镇北王府的议事厅内,檀香袅袅缠绕着梁柱,将厅内的气氛烘托得既庄重又压抑。厅外的庭院里,几株老槐树的叶子已被深秋染成深黄,风一吹便簌簌落下,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提前奏响序曲。柳林坐在主位的太师椅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落在桌案上那份密报上——密报上字迹潦草却透着急切,写着“朝廷三日后将派使臣抵达北境,探查北狄动向”。

他抬眼看向下方站着的三位谋士,这三人皆是跟随他多年的心腹,个个足智多谋,却在此时都皱着眉,神色凝重。为首的谋士姓周,留着山羊胡,手中握着一把折扇,却因心绪不宁而未曾展开;左侧的谋士姓李,身材微胖,手指不停捻着胡须,眼神中满是纠结;右侧的谋士姓赵,年纪最轻,却最是沉稳,此刻正低头沉思,似乎在梳理纷乱的思绪。

“朝廷的动作倒是快。”柳林的声音打破了厅内的寂静,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他们明知我递上去的‘北狄秣兵历马’的消息掺了水分,却还是不敢赌——毕竟北狄的营帐确实还在关外,万一真打起来,受损的还是朝廷的江山。”

周谋士上前一步,躬身道:“王爷英明。朝廷此举,名为探查,实则是想确认北境是否真的需要粮草支援。如今凉州大荒,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本就在犹豫是否要调拨粮草,若是看到北境安稳,恐怕会将所有资源都倾向其他州府,到时候,凉州的百姓只能彻底依赖王爷您,这正是王爷想要的结果。可问题在于……”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据我们安插在北狄营帐的探子回报,北狄王如今根本没有开战的心思。他麾下的士兵每日只是操练,军阵松散,连武器都未曾擦亮,一看就是在敷衍了事。朝廷派来的使臣都是行家里手,尤其是带队的御史张大人,曾在边关任职十年,最擅长从细节判断军情。若是让他看到这般景象,定然会识破王爷的计谋,到时候,朝廷不仅不会忌惮北狄,反而会怀疑王爷您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李谋士也连忙附和:“周兄所言极是。北狄王近年来沉迷享乐,早已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他深知王爷您麾下兵力强盛,又有血海鬼族暗中相助,若是真的开战,北狄讨不到任何好处,所以才一直按兵不动,只想在关外占些小便宜。如今朝廷使臣要来,若是没有一场‘像样’的战事,恐怕很难蒙混过关。”

柳林的手指停止了敲击,眉头微微皱起。他自然知道北狄王的心思,也清楚自己的计谋存在漏洞。可他不能让朝廷看穿——凉州大荒是他收拢民心的最好时机,若是朝廷调拨粮草,百姓对他的依赖便会减弱,他多年的布局也将功亏一篑。他必须想办法,在使臣到来之前,激起北狄王的怒火,让北狄真的“动起来”。

“必须让北狄王主动挑起事端。”柳林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哪怕只是小规模的冲突,只要能让使臣看到北境的‘紧张局势’,我的目的就能达到。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北狄王放弃隐忍,主动与我们开战?”

三位谋士面面相觑,都陷入了沉思。厅内再次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声和落叶声偶尔传来。赵谋士一直沉默不语,此刻却突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王爷,属下倒有一个主意。”

柳林看向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赵谋士躬身道:“属下曾听闻,北狄王晚年得女,对这个小女儿慕容朵兰宠爱至极。这慕容朵兰今年刚满十六岁,生得美艳无双,北狄王为了她,甚至专门在王帐旁建了一座行宫,平日里连风吹着都怕她受了委屈。若是我们能将慕容朵兰从北狄营帐中截出来,带回王府,北狄王定然会怒不可遏。”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道:“北狄王虽然不想与王爷您全面开战,但女儿被掳,事关他的颜面和心头肉,他绝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他定会派兵前来讨要,我们只需在使臣面前与北狄打几场小规模的仗,装作‘战事吃紧’的模样,既能蒙骗使臣,让朝廷相信北境确实需要防备,又不会真的引发大规模冲突——毕竟北狄王也知道,真打起来他讨不到好处,只要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归还’慕容朵兰,此事便能不了了之。”

周谋士和李谋士闻言,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露出了赞同的神色。周谋士抚着山羊胡,点头道:“此计甚妙!慕容朵兰是北狄王的软肋,抓住她,就等于抓住了北狄王的把柄。而且,这样做既能达到目的,又不会让北境陷入真正的战乱,风险极小。”

李谋士也连忙说道:“不仅如此,若是能将慕容朵兰带回王府,王爷还能将她作为人质,今后北狄若是有任何异动,我们也多了一份牵制的筹码。”

柳林的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并非嗜杀之人,掳走一个无辜的少女,确实有违道义。可在这乱世之中,道义往往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为了凉州的百姓,为了自己的布局,他只能走这一步险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就按赵谋士的主意办。”柳林站起身,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周谋士,你立刻去安排人手,挑选二十名最精锐的暗卫,务必在三日内将慕容朵兰安全带回王府,切记,不可伤她分毫,也不能让北狄的人察觉是我们所为,就伪装成山贼劫掳。”

“是!属下遵命!”周谋士躬身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柳林又看向李谋士:“李谋士,你负责筹备‘战事’,在使臣到来的路线旁布置战场痕迹,安排士兵装作疲惫不堪的模样,再准备一些‘俘虏’和‘战利品’,务必做到天衣无缝。”

“属下明白!”李谋士也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最后,柳林看向赵谋士:“赵谋士,你随我一同去见鬼族的暗卫统领,让他调派一些鬼族士兵暗中协助,确保万无一失。”

“是!”赵谋士应道,跟着柳林走出了议事厅。

厅外的风更大了,枯黄的槐树叶被吹得漫天飞舞,像是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波。柳林抬头看向北方,眼神深邃——北狄王,慕容朵兰,朝廷使臣,这场棋局,他必须赢。

北狄营帐位于关外三十里处的一片草原上,夜幕降临时,营帐内灯火通明,却透着一股松散的气息。巡逻的士兵懒洋洋地走着,手中的弯刀随意挂在腰间,偶尔还会停下脚步,与同伴说笑几句,完全没有大战将至的紧张感。

在这片营帐的最深处,一座装饰华丽的白色帐篷格外显眼——这便是慕容朵兰的行宫。帐篷内,烛火摇曳,映照出满室的精致摆设:墙上挂着西域进贡的织锦,桌上摆放着中原瓷器,地上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慕容朵兰正坐在梳妆台前,由侍女为她卸下头上的金饰。她生得极美,肌肤白皙如凝脂,眉眼间带着一丝少女的娇憨,一双杏眼清澈动人,此刻却微微蹙着眉,似乎有些心事。

“公主,您怎么了?是不是今天的羊奶不合胃口?”一旁的侍女小心翼翼地问道。她跟随慕容朵兰多年,深知这位公主虽然备受宠爱,却性子温和,从不轻易发脾气。

慕容朵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我只是觉得,最近父王的心情不太好,营帐里的气氛也怪怪的。你说,我们会不会真的要和镇北王打仗啊?”她从小在北狄长大,却也听说过柳林的威名,知道那位镇北王麾下兵力强盛,若是真的开战,北狄恐怕讨不到好处。

侍女连忙安慰道:“公主您别担心,大王那么疼爱您,怎么会让您陷入危险呢?再说了,我们北狄的勇士也很厉害,就算真的打仗,也不会输的。”

慕容朵兰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再说话。她看着镜中的自己,心中却隐隐有种不安的预感,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就在这时,帐篷外突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喊杀声。慕容朵兰心中一惊,猛地站起身:“外面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侍女也慌了神,连忙跑到帐篷门口,撩开帘子向外看。只见帐篷外火光冲天,一群穿着黑衣、蒙着面的人正在与北狄的士兵厮杀。这些黑衣人个个身手矫健,刀法凌厉,北狄士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很快就倒在了血泊中。

“公……公主!是……是山贼!他们杀进来了!”侍女吓得声音发抖,连忙缩回帐篷,拉着慕容朵兰就要往帐篷后面的密道跑,“公主,我们快从密道逃走!”

可就在她们转身的瞬间,帐篷的帘子被猛地掀开,一名黑衣暗卫走了进来。他身材高大,眼神锐利,手中的弯刀还在滴着血,身上的杀气让慕容朵兰和侍女都吓得浑身发抖。

“你……你们是谁?想干什么?”慕容朵兰强忍着恐惧,挡在侍女身前,声音却还是带着一丝颤抖。她知道,自己根本不是这些人的对手,可她不能让侍女受到伤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