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 美国人吓尿了 (1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控制了本地人、澳洲移民聚集的东南地区,万岛一下子就多了千万亩耕地,近亿亩林地和草场,还有大大小小3000多家企业,光是渔船就拿到了1300多艘。
不过相对的,杨锋交给玉莹的几百吨黄金,顷刻之间就没了五分之一,全部都花在了对澳洲人财产的收购上。
这下希望城之后,万岛第二个工业中心算是初具规模了。
可杨锋却还嫌不够,陆续发出百余条指令之后,一溜烟的跑回山河城,直接就征用一处工厂,将系统空间还不容易得到的纳米工厂给拿了出来。
仅仅才花了一个晚上,这个一号工厂就从无到有、开始了号称奇迹般的生产,尽管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可是由于技术的先进,一号工厂几乎可以生产任何东西,关键是不需要工人和管理人员。
只要在一台电脑上输入指令,接着把所需的原料放入仓库,剩下就是那些纳米机器人的工作了。
这些几乎和细胞一样大的小家伙,不光可以自我繁殖,还能够从纳米层面进行搭建,把原材料变成所需的成品。
特别是万岛最需要、最紧缺的高端加工设备,那更是手到擒来。
当杨锋站在车间里面,进行一连串的测试时,看到的情景是既诡异又神奇,完全颠覆了他关于工业生产的认知。
“嗡……”
随着传送带的移动,数种金属坯料被送入了巨大的反应仓。
接着在5米乘5米的反应仓内,就开始发出一种神奇的沙沙沙声,凑近观察窗一看,一人一狗就看到一股黑色烟雾弥漫,迅速就笼罩在那些坯料上。
紧接着坯料就开始变形了,仿佛是一块腐朽的木头,在风中消散,不过一转眼就随着那片黑雾的移动,在旁边的工作台上重新成型了。
如果说坯料那边是泯灭、是消失,那工作台上就是诞生、是出现。
从最开始的底座,随着黑雾是一层一层的往上蔓延,很快一部车床就出现了大半,看的杨锋是兴奋的瞪大了眼睛。
结果旁边的香肉却又开始泼冷水了。
“你小子看着很爽吧?”
“爽!”
“那你知道问题在哪里嘛?”
“什么问题?哪有问题?”
“问题就在于在于电,你小子看看旁边,系统内显示的耗能。”
“哎呀不看,就算多消耗一些电我也认了,这些设备可是买都买不到的,况且用先进的设备生产,产品的质量也会大幅度的提升,我豁出去了。”
“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可是用铸造来加工,假设花费的能源1,那么纳米工厂来干这活,消耗就是1200-1500。”
“多少?你说多少?”
“嘿嘿嘿,你小子就算是把新岛现在所有的能源都给这间工厂,都不够他每天运行三个小时的,就建造这么一台车床,整个新岛的工厂、城市就都得限电了。”
“我艹!”
一句脏话算是完全反应了杨锋此刻的心情。
新岛的确是缺电,要不然也不会优先挖掘天屿湖,制造一个全新的体系来发展水电,但是杨锋是真心没有想到,这纳米工厂不是电老虎、而是电霸王龙,也太能吃电了。
现在都已经落地了,可不能运行算怎么回事?
不行,必须要想想靠谱的替代方案。
“那个、那个给我兑换太阳能板,我要把屋顶、地面,整个工厂还有附近街道都铺上,这边日照猛烈,可以用太阳能发电。”
“嗯,主意不错,如果能把附近三公里全部覆盖,大概就可以满足纳米工厂消耗的2%了。”
“啊?才2%呀?”
“你小子以为那?”
“那、那就只能错峰生产了,天天晚上九点开始,把整个新岛的电能都输送到这里,然后全力给我生产潮汐发电机,在海边全部给我铺满。”
“你小子确定要这么干?”
“对,假设一个小时能生产一台潮汐发电机,那我就生产一万台、十万台,我就不信喂不饱这个电霸王龙。”
“先等等,电霸王龙是什么鬼?”
“香肉你就别管了,立刻去天宇湖的施工现场帮忙,回头自己自己去三韩,你就先在这里把这事搞定。”
“嚓!我就不该多嘴的……”
郁闷的香肉扭开了自己的狗脸,可杨锋一溜烟的冲到控制电脑的位置,将潮汐发电机的数据全部输入了进入……
此次返回新岛其实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东南部原本的铁路系统。
澳洲人移居新岛后,自然是进行了不少的基础设施建设。
什么公路、铁路、码头还有矿产,这些真金白银砸下去,全部算是公署拥有的财富,是无法向万岛出售的,自然就被杨锋笑眯眯的笑纳了。
只可惜澳洲人还是留了个心眼,早早就采取了和标轨完全不同的米轨,这就让青帝城变成了分界线。
青帝城往西,全都是新建的标轨。
青帝城往东,全都是早建的米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新功、李文佳他们的意思是建造一个巨型的中转站,干脆就把澳洲人的遗产给它利用起来,时间和投入都能够巨幅的节省。
结果杨锋想了又想,还是做出了不同的决定。
换!
直接利用手里的日军战俘、本地人战俘,全部把米轨换掉,这个工程量虽说不小,可是却比从零开始建铁路强多了。
况且万岛手里劳力不缺、钢铁厂生产的钢铁也不缺,必要时还能直接从花郎钢铁厂进口,那就完全没必要搞什么折中方案了。
现在痛苦点就痛苦点,但是把澳洲人的遗产消化完,新岛的环岛铁路就等于是完成了60%,而且是涵盖了所有的主要聚集区,绝对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壮举。
于是乎无数的日军战俘、本地战俘就被拉出来,开始在米轨上叮叮当当起来。
眨眼间,杨锋就在万岛多留了五天,必须要回去三韩了。
只不过他在离开之前,还有一件事必须去做。
于是一个人跑去澳洲,从地下矿场拿到铀矿沙之后,又迅速送去饭香岛。
接着在饭香岛放下铀矿沙,拿到高纯度的铀之后,连同五吨铅板、1000件橡胶防护服、50吨碳酸氢钠清洗液。
将这些东西都送到帕帕岛001小镇,杨锋几乎是一夜之间就为冯教授建起了一个高标准的核能实验室。
如果说这些已经出人意料,接下来当杨锋拿出一份翻译成德文的核能实验室补充规章、操作规范时,冯教授等人可就彻彻底底的傻了眼。
因为这些细节性的东西他们也有考虑,但是看一看杨锋拿出来的东西,他们就显得非常非常的业余了。
“将军,这份东西你是从哪拿到的?”
“有什么问题吗?”
“能够总结出如此详细的规章,还有这么细致的操作规范,不难猜测这个实验室的技术水平,至少超越我们20年。”
“……”
“是美国人吗?还是说俄国人?我实在难以相信,我们已经被甩的这么远了。”
骄傲的冯教授是真的惊了,从他的语气中杨锋甚至听出了一丝慌乱。
本来以为在这个领域中,自己哪怕不是数一数二,起码也是第一梯队,结果却冷不丁发现,自己连二把刀都算不上,这也难怪冯教授会受到如此的打击。
好在杨锋不是一般人,口才出众还对学科方面非常的熟悉,关键他了解德国人的心理,知道如何去规劝他们。
“冯教授,关于这个实验室我也所知甚少,但我坚信你一定可以快速追上来。”
“恕我直言,这种说法毫无根据,我实在无法接受。”
“冯教授,你的特长是火箭、是高速飞行器,并不是核物理,所以咱们的进度稍慢也是很正常的,只要咱们努力研究下去,拥有原子弹不过是时间问题。”
“……”
“但是造出了原子弹,再配合冯教授你改进的导弹,那我们就可以重新超越到前面去,到时候万岛和德意志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安全。”
“说的不错,那我就立即开始了。”
“祝你们好运,还有为你们的安全和健康考虑,请务必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
看着杨锋点点头,冯教授就迫不及待的离开了,旁边委员会的博士,他刚要上前说点什么,没想到杨锋却果断的摆了摆手。
“这次时间有限,我就先不听你们的报告了,需要的物资列表给我,下次我直接带来。”
“那好吧,机械研究院关于重型鱼雷的研究获得了突破,足足把威力提高了20%,将射程和速度提高了15%和22%。”
“很好,直接发放奖励吧,再有我上次要求的培训制度,你们研究的怎么样了?”
“八大研究院、所有的研究人员都基本上同意,但是我们有点怀疑,万岛能否提供合格的助力研究院。”
“直接出卷子吧,让事实来说话,没有通过考试的人我是绝对不会送他们上岛的,更不会给你们帮倒忙。”
“那好吧,我们立刻就去准备……”
如此尖端的研究机构,杨锋终于还是忍不住派人过来了,而且选拔范围是从万岛一直到三王山,希望联合大学的年轻人们不会让杨锋太过失望……
再次回到三韩,杨锋一只脚才踏上地面,一个令人气愤的消息就来了。
美国人直接切断了对七色师的补给,也许是出于对万岛的忌惮,也许是不愿看到万岛的壮大,所以他们答应的弹药没有了、答应的装备也没有了。
这段时间没什么大规模的战斗,七色师20万人消耗的物资都是万岛船队送来的,还有一小部分是从东南沿海送来的,三王山困仙洞的产品。
所以唐大、二连长、林春平他们一群高级军官都在等着杨锋做决定,接下来这个仗应该怎么打。
谁知杨锋却是异常的干脆,上来就问唐大他们有什么计划,随即一群人就全站在了作战地图跟前。
目前来说三韩半岛上的日军,兵力在35-45万左右,全部集中在柳京及柳京和韩城之间的区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前段时间万岛发生大规模的叛乱,日军也趁机回血,现在万岛已经解决了内乱,日军也重新摆出了进攻姿态。
再有就是杨锋亲手扶持起来的两支力量,李志龙和姜大虎都比想象中发展的更好更快。
短短几个月之内,一团膨胀到了20万人,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坦克部队,而二团也不遑多让,不光搞出了自己的炮兵,还在韩城一线的防御作战中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
唯一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美国人把原本该给七色师的弹药、物资拿去给三韩人,无耻的挖了杨锋的墙角。
没法子!
家底没人家厚呀!
杨锋表现得嗤之以鼻,因为这事早早晚晚会上演,就是比他预料的早了那么点。
再有就是在李志龙和姜大虎之间,他本来是想要发展姜大虎的,但是现在看来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了解大概情况后,杨锋第一个动作就是联络老滑头和老麦,告诉他们七色师将会在24小时后发起猛攻。
所以弹药你们不给,火力支援总要意思意思吧?
再有三韩武装,美国人不是想要吗?
七色师愿意割爱,因为压根就不可能笼络的住,不过作为两支本土武装,光复故都的攻击,不会有人不想要吧?
这可不是什么简简单单的光彩,这是巨大的资本资历,绝对是可以庇佑子孙后代的,杨锋刚一发出召唤,一团二团就立刻响应。
跟着详细的作战计划还没有公布,李志龙和姜大虎就开始集结部队了,顿时在柳京和韩城一带,日军的45万大军就跟盟军的70万部队摆开了大决战的态势。
很快,老滑头、老麦就以盟军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名义,批准了杨锋的进攻,并且还表示盟军舰队、空军都会配合出击。
这下杨锋就拿到了很关键的一张牌。
随即24小时眨眼就过去了,在一个清爽的早晨,美军散布在各处的机场,一个个B29轰炸机中队开始升空集结,并且朝着三韩半岛浩浩荡荡的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