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小皇帝八岁这一年的年中,萧迟开始偷懒,有时不去上早朝,让小皇帝自己去。

有意让小皇帝独自去面对朝臣。

小皇帝从小跟着父王,是萧迟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的,虽才八岁半,但对政事已经很敏锐,且能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和处理思维。

但到底还小,时常会遇到一些重要的政事,他不知道自己的处理方法对不对。

往往这种时候,他就会将事情先压着。

下了早朝,找父王,跟父王讨论。

萧迟每每都会先细心听儿子的想法,再加以鼓励,或点拨指导。

奏折还是萧迟在批阅。

但萧迟会特地挑出一些,等儿子功课完成后,给儿子自己去批阅。

小皇帝有不知如何处理的,或拿不定主意的,就会立即请教父王,跟父王讨论。

小皇帝成长迅速。

如此过了一年,萧迟去上朝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甚至一个月都没去上过朝。

朝臣入宫找萧迟议事。

有时萧迟也不在,是小皇帝在。

朝臣们都在猜测,北定王是不是要放权给小皇帝了。

小皇帝虽然还小,但极聪慧有主见,十岁不到的年纪,处理起政务来,已经是逻辑思维清晰、初露手段锋芒,颇有其父……呃不对,是北定王,颇有北定王的风姿威严。

还有少数忠于梁氏皇族的朝臣和梁氏宗亲,心思开始不安分地活络起来。

萧迟不上朝,有时也不在御书房,朝臣宗亲可以单独见到小皇帝。

于是这些还忠于梁氏皇族的朝臣和宗亲在能单独见到小皇帝时,就会有目的地跟小皇帝提起梁献帝。

梁献帝就是退位去守皇陵的梁谨羡。

起初这些朝臣宗亲只敢试探性地在小皇帝面前提起梁献帝。

提了几次后,见没有任何事,北定王好像不知道,没有人把他们的话传给北定王。

这些朝臣宗亲就胆子稍微大了起来,对小皇帝说虽然您是北定王教养长大的,但梁献帝才是您的父亲,您乃九五之尊,您的父亲却被北定王赶去守皇陵,很是凄苦。

虽然朝臣宗亲心里都清楚小皇帝是北定王的种,但他们就是要这样说。

他们要挑拨这对父子的关系。

他们对付不了北定王,就要让小皇帝去对付北定王。

最好小皇帝能跟北定王反目成仇,把北定王给杀了。

他们再指出小皇帝非梁氏血脉,把小皇帝也杀了,再在宗亲里挑一位来当皇帝,匡扶梁氏江山。

小皇帝似乎对自己那位被赶去守皇陵的悲剧父皇很好奇,问这些向他提起梁献帝的朝臣宗亲:“朕的父皇是怎样的一个人?”

朝臣宗亲见小皇帝果然对自己的“父皇”好奇了,便引导说您的父皇是位仁君,对陛下您和小公主更是疼爱。

小皇帝就又问:“那朕的父皇生何模样,必然与朕长得十分相像吧?”

朝臣宗亲直接被问哑了。

他们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说小皇帝您与梁献帝长得很相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