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紧随其后的是几辆体型庞大的厢式货车,白色的车身上,印着电视台那醒目的LOGO。

队伍的末尾,更有一辆比货车还要庞大的白色特种车辆,车顶上架着一个巨大的圆形天线,那个被村民们称为“大锅盖”的卫星接收器,正无声地昭示着它不同凡响的身份——移动直播车。

这个由十几辆车组成的钢铁长龙,行驶在这条牛车都嫌拥挤的乡间小道上,画面充满了强烈的违和感。

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

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现代工业文明的战车,碾碎了田园牧歌的宁静,毫无征兆地开到了每个人的面前。

“我的个老天爷……”

人群中,不知是谁倒吸了一口凉气,声音都在发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整个村口,瞬间死寂。

所有的议论、所有的猜测、所有的好奇,在眼前这浩浩荡荡、无可辩驳的真实场面面前,都变得苍白而可笑。

人们的嘴巴无意识地张开,眼神发直,大脑因过度的震撼而陷入一片空白。

他们这辈子,别说亲眼看见,就是在梦里,都未曾梦到过这种阵仗。

车队在村口缓缓停稳,引擎的轰鸣声逐渐平息,但扬起的尘土还未完全落下。

“咔哒。”

一声轻响,打头那辆商务车的车门向侧方滑开。

一个身影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身材挺拔,穿着一件质感极佳的深色休闲羽绒服,内搭一件纯白的高领毛衣,浑身散发着一种儒雅沉稳的气质。

正是国内乐坛的顶级音乐人,杜松。

他一只脚刚刚踩在地上,那双昂贵的进口休闲鞋,瞬间就沾上了一层混着清晨露水的黄泥。

杜松的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眼前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扫过周围那一群群穿着厚重棉袄、眼神直勾勾盯着他的村民。

他脸上那份属于顶尖音乐人的从容与淡定,此刻僵硬得厉害,像一副随时可能碎裂的精致面具。

另一边的车门也开了,王鸣那高大的身躯几乎是“弹”出来的。

他一身亮眼的运动卫衣,外面套着一件鲜红色的羽绒马甲,配上他那东北人特有的爽朗面相,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分外喜庆,与周围灰扑扑的乡土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习惯性地张开双臂,深吸一口气,似乎想用一句标志性的“老铁们好”来打破这尴尬的寂静。

结果,一口混合着尘土、草木腐败气息和远处猪圈飘来的牛粪味的冰冷空气,结结实实地灌进了他的喉咙。

“咳!咳咳咳……”

王鸣当场破功,这位前国手高大的身躯猛地弯下,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张帅气的脸庞瞬间憋得通红。

两人身后,总导演于敏带着一大群工作人员鱼贯而出。

这些人动作麻利,训练有素,一下车就立刻投入工作状态,没有一句废话。

器材车的后门被“哐当”一声拉开,一排排闪着金属光泽的设备箱被迅速搬下。

摄像机、收音杆、反光板、摇臂、轨道……

各种长枪短炮的专业设备在晨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晃花了所有村民的眼。

这哪里是拍电视。

这简直就是兵临城下!

就在这片混乱与寂静交织的诡异氛围中,方家院门里,终于走出了那个始作俑者。

方一凡穿着一身最普通的灰色棉质家居服,脚上趿拉着一双蓝色的棉拖鞋。

他手里还端着一个豁了口的白色搪瓷大碗,碗里是刚用开水泡开的方便面,正腾腾地冒着热气,一股廉价的香精味弥漫开来。

他彻底无视了村口那壮观的人山人海,也无视了门口那堪比好莱坞片场的庞大阵仗。

他走到表情僵硬的杜松和还在咳嗽的王鸣面前,旁若无人地低下头,吸溜了一大口面条,发出了响亮的“滋溜”声。

然后,他才抬起头,露出了一个熟悉的、带着几分懒散和狡黠的笑容。

“哟,二位,穿这么接地气呀。”

======

求各位读者大大的催更、关注、书架和小礼物,这对我很重要的,鞠躬,感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