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裴家的年味,是从凌晨五点的机场货运区开始的。

裴爸的特助周明顶着寒风,在冷链车前核对清单,呵出的白气裹着纸张簌簌响。

“澳洲和牛M9级,两箱;北海道海胆,当天现捕的,三斤;还有繁星提过的遗址附近农户种的小土豆,按您说的,要带泥的,二十斤。”

货车门掀开,白雾瞬间漫出来,周明赶紧把恒温箱递过去,指尖碰到箱壁时冻得一缩。

“裴总特意交代,和牛要保持0-4℃,海胆得用碎冰裹三层,小土豆单独装,别蹭掉泥——繁星小姐说带泥的炖着香。”

货运员笑着点头:“您家这准备,比办国宴还细致。”

周明没接话,心里却叹——裴总昨晚特意跟农户打了视频,确认小土豆是顾繁星上次在遗址食堂吃过的品种,又让助理跑了三趟农户家,才定下这二十斤,连泥都不让洗,就怕失了那股子土腥味。

同一时间,裴家别墅的厨房已亮起暖灯。

裴妈围着绣满雏菊的围裙,正对着手机跟粤菜名厨视频请教,屏幕里的老师傅戴着雪白厨师帽,手里举着锅铲耐心讲解。

“裴太太,腊味合蒸要想不腻,得先把腊肉用淘米水浸两小时去油,蒸的时候垫层鲜荷叶,既能吸油还能带股清香。”

“您说的是,”

裴妈赶紧让家政阿姨记在笔记本上,指尖点着案板上码好的食材。

“我还准备了星星爱吃的嫩豆腐,想做道豆腐羹,您看加瑶柱还是虾皮更合适?”

“繁星小姐若偏爱清淡,虾皮更鲜,还不抢豆腐本味,”

老师傅话音刚落,裴妈立刻让阿姨把瑶柱换成虾皮,又反复叮嘱。

“所有菜都不能放葱姜蒜,星星吃不了这些,调味得再淡些。”

挂了视频,裴妈又盯着冰箱里的桂花糕出神。

这是她托人从苏州老字号订的,每天清晨都让家政阿姨蒸两块试口感,昨天嫌甜度不够,连夜让师傅加了桂花蜜,此刻正用三层保温盒裹着,生怕串了其他食材的味道。

“妈,您这桂花糕都快被您试成贡品了。”

裴洛川揉着惺忪睡眼走进厨房,手里攥着本包着软牛皮书皮的《先秦遗址考古手记》。

“我托图书馆朋友调的孤本,特意包了书皮,星星肯定喜欢。”

裴妈接过书,指尖摩挲着细腻的皮面,忽然笑了。

“你倒有心。对了,赶紧跟你哥说,把星星帐篷里那盆小雏菊带来——客房窗台虽摆了新的,但她用惯了自己的,带回来住着更自在。”

裴洛川刚掏出手机,就见裴奶奶拎着个雕花木盒从楼梯走下,盒上的铜锁擦得锃亮。

“奶奶,这里面装的啥宝贝?”

他凑过去好奇张望,只见老人轻轻打开盒子,里面躺着块淡青色玉佩,上面雕着小巧的雏菊,边缘被岁月磨得温润如玉。

“这是我嫁进裴家时,婆婆传我的物件。”

裴奶奶用软布细细擦拭着玉佩,声音温柔。

“上次跟星星视频,见她总戴个简单银镯子,想着这玉佩温养人,又雕了她喜欢的雏菊,等她来了给她戴上,保个平安。”

裴妈凑过来看,眼眶忽然发热。

“妈,这可是咱们家的传家宝,您就这么给星星了?”

“传家宝本就该给家里人,”裴奶奶笑着把玉佩放回盒子。

“星星是洛南的媳妇,就是裴家的人,给她正合适。我还让绣坊按她喜欢的棉麻料子,做了套睡衣,跟客房窗帘一个花色,你去看看尺寸合不合身。”

正说着,裴爸从外面回来,身上还带着寒气,手里攥着个平板电脑,点开便是份详细的交通路线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