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恼怒的王家屏 (1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相较于远在天边的南洋,倭国这片与新近设立的“朝阳省”隔海相望、曾给大明带来百年边患的岛屿,其处置方式无疑更为敏感、复杂,也更牵动人心。
那里如今由两位国公坐镇。
李成梁镇守九州。
戚继光坐镇本州,皆是万历朝功勋卓着的顶级将帅。有
他们弹压,短期内自然无虞,但长期治理,却是另一回事。
短暂的沉默后,众臣心中已闪过诸多念头。
陛下此时提及,是想着效仿朝鲜,设为行省,直接纳入版图?
这看似一劳永逸,但倭国情形与朝鲜大不相同,其民风、语言、习俗更具独特性,且刚刚经历血战,抵抗意识未必全消,设流官治理,难度极大,恐需长期投入重兵维稳,靡费甚巨。
不少大臣心中暗忖,此举是否值得……
可打完就撤,这好像真的要赔到奶奶家了。
首辅申时行感受到众人的目光,知道此时需要自己这个首辅先开口。
他从绣墩上站起身来,而后,朝着坐在龙椅上的朱翊钧微微躬身,谨慎地问道:“陛下圣虑深远,倭地新定,如何长治久安,确是当务之急。不知……陛下对此,可有圣意垂示?”
朱翊钧似乎早有所料,他身体微微后靠:“申阁老问朕有何想法……朕近日,又将自万历二十年以来的相关战报、奏疏,重新翻阅了一遍。”
“自王师跨海东征,至今已近三载。大小数十战,累计耗银……逾三百万两。阵亡、因伤重不治、病殁之将士,合计……亦近三万之数……各地民夫死伤……更是有万余人……。”
他每报出一个数字,殿内众人的心头便沉重一分。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代价,是国库的白银和无数大明儿郎的性命。
“如今战事虽毕,然李成梁、戚继光两部大军仍需驻守弹压,岁耗钱粮依旧是个天文数字。”
朱翊钧继续说道,话锋却是一转:“诚然,倭地有石见银山等矿藏,戚继光奏报,已组织降卒、民夫近八万人日夜开采,所得颇丰。然……”
“即便如此,其岁入之银,于填补我军费之窟窿,仍是杯水车薪,远不足以覆盖我大明此番征伐之巨耗与日后长期驻军之靡费……”
这个结论,让一些原本指望靠倭国银矿来回血的官员心中一凉。
朱翊钧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终于抛出了自己的核心想法:“故而,朕思之再三,倭地……或不宜仿朝鲜之例,即刻设为内地行省。”
他手指在御案上轻轻一点,语气变得坚定:“朕意,于倭地行‘分封’与‘流官’并立之策!”
“分封?”
这两个字一出,底下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陛下这是要在倭国也封王?
朱翊钧肯定道:“朕拟在倭地,择其要冲、富庶或险峻之处,分封数位藩王,令其就藩,各镇一方。”
“一如太祖高皇帝初年之于边疆塞王,赋予其练兵、守土、抚民之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