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李自成很简单地就接受了自己在元帅府做文官的命运。

尤其在见到第二旅枪炮协同的次第攻城之后。

他这会儿不仅觉得刘承宗让他进兵衙不是打压,甚至认为这个文官是全凭早年关系拼来的。

文官好。

文官不带兵,不带兵就不露怯,不露怯就不丢人。

剿匪,剿匪的事就依大元帅的说法,让参将李过带人去吧,他在元帅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自成是真发觉,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刘承宗显然就根本不在乎他的闯将营,甚至某种程度上,闯将营对规模庞大、编制严密、装备精良的元帅军而言,是个累赘。

尤其在元帅军已经显而易见地存在很多累赘的情况下,闯将营的到来更让这一情况雪上加霜。

当然,这只是李自成的猜想,当然也是元帅军将领们的共识。

但刘承宗并不认为闯将营是累赘。

实际上他对李自成的到来,始终格外热情,这份热情是实实在在的真情流露。

就在周清开始挖掘海潮寺到榆林东城墙地道的当日。

刘承宗就正式定下了闯将营次序,下令任命李过为闯将营参将,贺锦、郭应聘、拓养坤为千总。

这个职官任命主要是为了维持稳定,因为李自成的闯将营本质上来说,是个缩小版的元帅府……贺锦、郭应聘、拓养坤本来都是跟李自成联军的首领。

他们一块在郧阳被毒打,四个营就剩下一千多人,编制上乱糟糟的,既然参将已经任命李过,三个千总就不能再任命闯营一系,只能交给贺、郭、拓三人。

李自成的那些手下,如田见秀、刘宗敏等人,只能担任把总。

实际上这依然无法很好地平衡四军合营后的官职,因为这帮人被打残前,单是曾领兵超过五百的掌盘子就有近百人。

刘承宗很重视这帮人,他们不光是李自成、郭应聘、拓养坤、贺锦的四营精锐。

很多人都是米脂人,刘承宗跟随父亲在米脂县衙长大,他在米脂生活的时间比在延安都长,这些人也一样是他的乡党后辈。

他又不是张献忠,跟李自成伯仲之间,相处互有威胁与压力,他跟这俩人相处都没压力。

论武力、兵力、军事、才华、威望。

甚至就连论长相,刘狮子自幼营养充足,都比他俩英俊多了。

他能有什么压力?

因此刘承宗干脆把他们召集一处,命令李自成、李过、郭应聘、拓养坤、贺锦五人,每人再推举三名识字军官,至新城书院,六名低级军官,充虎贲、羽林二营。

至此,才算把闯将营能拆的拆、能分的分,得到各方都满意的结果。

刘承宗也不禁展望,一年半载之后,这些融入元帅军的闯营将领,将正式成为元帅军的新血,让军队在将校储备上再度加强。

随后几日,伴着榆林东墙一声巨响,海潮寺的地道经过挖掘、支撑、放火,终于使城墙塌陷出十余丈长的口子。

大军在刘芳名的指挥下携土袋堆于塌陷处,自缺口冲入城内。

也正是此时,一封来自西安府的家书,送到了刘承宗的手上。

写信的人是刘狮子的老父亲。

事情嘛,国事。

刘承宗老朋友,旱灾又来了。

陕西庆阳、凤翔二府今年除了过年下了点雪之外,都滴雨未下,这会儿一个闹蝗、一个闹旱。

汉中呢,也还是老样子,下暴雨,涝灾影响十余万亩田地。

三个府的知府都快疯了,还带上个汉中旅旅帅罗汝才,他旅下参将祖承勇的游兵营驻扎宁羌,被山洪冲垮营地,大水卷走了二百多人,而且汉中王府的廒仓还漏雨,兵粮要发霉。

气得罗汝才持刀飞奔西安,冲进礼衙逼问瑞王朱常浩王府廒仓是谁修的,要把管事的宰了。

他当然宰不到王府管事,瑞藩管事的都已在战后发往天山以北的泰萌卫充军,泰萌的廒仓一冻就瓷实,不怕漏雨。

当然,刘承宗看这些消息的时候,整个人心如止水,格外平静。

他早就习惯什么旱灾涝灾蝗灾瘟疫,就简单批了几句,让知府该灭蝗的灭蝗,该修水利的修水利,该想办法躲涝灾的躲涝灾,别把自己淹死咯。

不过元帅府的汉中集团倒也不全是这样的笨蛋。

知府蒋应昌就干得很好,上任才几个月,就抽出业余时间删改编修万历年间的《汉中府志》,将清查出的田地、荒地、人口、赋税做了修改。

统计出汉中府各县熟地九千八百九十顷有奇,荒地及冲崩田地四千二百零六顷,沙淤滩地五十九亩,人口十一万一千三百三十四丁。

预计可征赋税,本色五万九千九百三十四石粮、折色四万九千九百四十五两。

蒋应昌在公文里,就把话说到这,最后是一句请大帅定夺。

郎官赵跻芳左看右看,也没看明白,问道:“大帅,蒋知府这请大帅定夺,是说的修府志?怎么我看着有点怨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跻芳的官职是郎官,负责的是刘承宗随从文书,本来在元帅府的地位特别低。

并非这个官职地位低、权力小,实际上他在文书方面,就是实打实的元帅府首辅。

不过因为他跟在刘承宗身边,每天见的都是元帅府最嚣张跋扈的那拨人,根本没人把他这个小秀才当回事。

但随着元帅军此次东征,路上在广武营用烤肉叉子格开了掷向刘承宗的飞刀,地位就水涨船高,现在张献忠见了他,都要称一声赵先生。

不过赵跻芳终究年轻,看不懂蒋应昌的信也正常。

刘承宗一看就清楚了,轻松笑道:“定夺什么?兵粮,蒋知府有怨气是再正常不过了,从我第一次见他,他就对我有怨气,哈哈!”

说着,刘狮子自己就高兴起来,对左右道:“没想到,当年我在合水县,还真捡着个干才能吏!”

他本身对蒋应昌没啥期待,这个人优柔寡断,缺乏手段,并不是这个年代能做大事的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