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战后的事情! (1 / 2)
要看书www.1kanshu.net
1840年7月14日,柏林的街头已经没有了枪炮声,那些因为战争而离开柏林城内的百姓们也都在大明士兵的带领下重新的回到家园。
街头上到处都是拿着铲子开着卡车的百姓,他们正在用这些工具清扫掉战争的废墟,他们要在这片废墟上重建自己温馨的家园。
从大明本土远道而来的基建施工队也是参与到柏林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新的柏林城市将会规划处一条中轴线,东西对称。
大明国内的建筑承包商、地产商、建材商真是乘着战争的东风赚麻了,海外大量城市都被炮弹炸成了废墟,海量的基建工程让人接到手软。
国内的工人们也是跟着承包商们集体的出海,谁学了土木工程,谁就成了工科生中的翘楚,就业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多,成为热门的工科专业。
此时的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大学的校园中也才刚刚起步,学了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的学生们对于土木学长的待遇无不流下了羡慕的泪水,他们对未来计算机的就业颇为迷茫。
工业3.0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核能也正在大力发展,东南沿海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4座商业级核电站。
世界各国的贸易壁垒也随着大明帝国统一全球而消失,大明帝国强大的工业产品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占领着广大的世界市场。
那些洋人的企业再也没有一家能够和大明帝国的本土企业掰手腕,毫无疑问这些洋人的工厂几乎全部破产倒闭,然后并入到大明帝国本土企业当中,成为大明本土企业的一个海外分公司。
赌大明帝国一统世界的资本家们赢麻了,这些人最差的也获得了十倍的收益,有些人甚至获得了百倍的收益。
当战争获胜的消息传回国内后,民众们惊讶的发现股票交易市场内的所有股票全部暴涨,他们的财富同样是在惊人的暴涨。
大明的龙元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货币,什么黄金、钻石,都不如屯龙元,那些洋人手中的本国钞票瞬间化为废纸。
帝国本土的金融精英们站在地球仪面前高谈阔论的商议着如何用工业剪刀差创建一种新的货币体系来确保大明帝国对这些洋人们世代的盘剥,让这些洋人们永远的成为大明的奴隶。
很显然帝国本土的精英们不是什么好人,他们计划对海外不同地区发行不同的货币,虽然这些货币可以在全球流通,但这些货币对本土的龙元依旧是有汇率差。
这汇率差的制定则是根据帝国对不同国家价值的评估,像是普鲁士帝国,帝国的精英们对其保有很高的评价,特别是普鲁士人的严谨精神和悍不畏死的忠诚。
普鲁士本土的科学家们在战争刚刚结束的第二天就被打包送到了帝国本土的各个研究所,这些洋人科学家将会和大明科学家一起为人类迈向太空做贡献。
大量太空研究项目已经获得航天局的批准,大明帝国计划在9月1日发射人类第一颗载人火箭上太空。
就在大明帝国全民陷入胜利的狂欢时,帝国的皇帝已经驾临在欧陆这片土地。
朱铭轩是第一个让世界颤抖的皇帝,东方人用铁和血让所有的洋人彻底的跪拜在他们的脚下,大明人用钢铁大炮叩开了所有国家的大门。
自此之后,神州大地上的大明人可以高傲的昂起头颅藐视所有的白皮洋人,并且大声的说:“东风胜了西风,你们洋人就是不行!”
自信、阳光、乐观的大明百姓们组团跟着自家的军队、自家的皇帝来到了柏林参观这个欧陆千年帝国梦想的起源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