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7月2日,大明及其盟友对柏林发起了总攻。

超过4万门火炮铺天盖地的朝着柏林城内无差别炮击,仅仅是一小时便打出了250万发炮弹,天空上将近7000架轰炸机如同蝗虫过境一般朝着城内守军据点倾泻了17.6万吨的航空炸弹。

柏林城内的建筑物没有一处是完好无损的,城内的街道被航空炸弹炸的找不出一块平整的地方。

集束炸弹、白磷炸弹、燃烧弹、毒气弹、高脚杯炸弹、钻地炸弹近乎一切常规武器全被用在了柏林战役中。

第一天的攻城战中,大明帝国向前线投入了150万人,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发起了巷战。

被率先投入到一线的不是美丽国、日不落这些三等兵,而是居住在大明帝国境内的普鲁士人,这些普鲁士人对于自己父辈们曾经的故乡没有任何的留恋和惋惜,他们就如同工厂中的机器人一样坚决的执行着军部颁发的任务。

只有没有任何保留的完成任务,他们在大明的亲人、子孙后代才能被人真正的接纳。

除了这些明裔日耳曼人外,希伯来人也被大量投入到了战场上,这些希伯来人和前往大明居住的普鲁士人一样,早早的就对大明帝国效忠。

这些希伯来人是融入派,居住在大明的南洋大区,他们的教义已经被修改了,全部进入世俗化,和欧陆的希伯来人又变得不一样了。

不过这些希伯来人一直不被大明的主流社会认可,锡安长老会的事情让大明帝国对这些希伯来人留有一手。

这些希伯来人士兵是必须要上战场,他们和明裔普鲁士人一样,哪怕是全军覆没也得一直往前冲,他们要是往后退却一步,迎来的不仅仅是督战队,更是会连累自己的家人甚至连累整个“族群”。

守卫柏林的普鲁士人想要用民族认同感化这些跟他们身上一样流淌着日耳曼血液的同胞,可换来的也只有屠刀。

失去感化手段的普鲁士国防军、武装亲卫队、民兵们只能朝着“昔日”同胞们开火。

在第一波士兵冲进去后,第二波便是大明国防军主力和扶桑士兵。

总攻司令部原本想要将自己人放到第四波进攻队伍中,可是年长的将领们低估了年轻士兵们渴望建立军功的决心,他们联名请愿直呼不能让荣誉被一群外籍人给拿了。

年长的将领们从这些渴望建立军功们的士兵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于是第二批60万人的本土部队被投入到了巷战中。

为了保护自己人的安全,总攻司令部给士兵们配备了大量装甲支援,并且还让扶桑炮灰们跟着一起作战。

大明本土士兵的巷战就跟拆迁队一样,在想要“无伤速通”的条件下,各种火炮被推到城市里对着目标据点疯狂的炮击。

大明士兵所到之处,那里的建筑物一定会被拆成废墟,甚至直接被炸个大坑。

当第三波仆从军上去的时候,普鲁士人已经节节败退了,他们真是扛不住大明帝国的进攻,那些拿着轻武器和训练有限的民兵只能去用人命拦截大明人的进攻。

柏林亨特街区,一群来自普鲁士青年团的年轻孩子们正在修筑着88mm高射炮的阵地,在他们身边是一堆横七竖八的尸体。

这些平均年龄只有16岁的青年士兵们正在用他们的方法阻拦要通过这里的大明装甲部队。

一门88mm反坦克炮根本不是大明坦克的对手,他们也不清楚自己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只凭借着一腔热血去战斗。

当一支武装亲卫队的士兵从莫拉蒂街区退守到亨特街区的时候,他们被眼前的场景震惊到了。

“该死的,这些孩子们从哪里冒出来的?他们为什么在前线阵地?威特莱少尉,你快把他们赶走,待会敌人就要上来了!”

海默尔上尉招呼着他的手下把这些青年团的士兵全部带走,哪怕是穷凶极恶的武装亲卫队士兵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替他们送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