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我提醒一点,若有志于独领一军,不愿屈居人下者,要做好选择,一个项目最终只有一个负责人,为免有太多人,抱着试一试心态,随性参与太多项目负责人竞争,而不仔细思考自己所能所求,所以对于负责人竞争,每人仅有两次机会。

头一次无任何限制,但第二次机会,真就是再给一次机会,且会对二次参选人,仔细考量是否高度契合此职,也就是对比其他的参选人,对你要求更高。

当然,如果你不是非当负责人不可,参选落选,不论一次二次,如果真有志于那个项目,也可选择留下参与该项目,甚至出任该项目其他职位工作,只不过,新负责人对此有否决权,反正大家做决定时要慎重决择。”

说明了最后一个规矩,又为众人解答了好一番疑问后,这才开始往回走,回到车上,返城筹备下一阶段工作。

张光甲偷摸上了林默的车,这家伙一身学生的装扮,他在学校里便偷混进了代表队伍中,负责在代表中为林默打探讯息。

主要是代表们的一些讯息,尤其是冒头活跃的,毕竟林默手上只有一些基本讯息,甚至某些人的情况,都未在他的资料之中。

像之前,在学校谈判时,站出来激情开麦的那位,便不曾出现在资料上,不过现在有了。

颜书翰,是林默的浙江老乡,还是在杭城上的大学,大二学生,被鼓动来南京支援发动学运。

在本校,也算是一个小风云学校,但江浙沪众校汇聚的南京,却不算显眼,但表现挺活跃,而且口号这些颇为激进。

之所以没收集他的资料,主要是大家都挺活跃,口号激进也是一起喊,不过他其实也在内部崭露一些头角,身边聚集了一批比较激进的人。

尤其今天谈判时的高呼,其他一些人已隐隐化为其拥趸,林默有点头疼,他这边若处理不好,很可能再添麻烦啊!

何嘉木,就是林默介绍完套件后,上来低声询问,并最先问出用不用得起的那位代表,同样是之前没冒头的。

而这位,是纯粹不符合要求,不活跃不激进不出头,若非成绩优异且人缘不错,估计这个代表都混不上。

他家里是做生意的,还是实业工厂,虽然不算大,但属于那种正正经经进行经营的,而非各种投机这些。

估计是耳濡目染,对生意上的事儿,了解的不少,不然这个年纪是很难看出这些的,而且胆量也不小,之前可没什么人找林默问东问西了解情况的,他算头一个。

回到学校,安抚了已在此聚集等候多时的示威学生,并解答了部分人的疑惑,余下工作交由学生代表们去传达劝说。

林默回到之前谈判的办公室,被吵得有点头疼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是麻烦来了,颜书翰带着一帮人找上门来。

“颜同学,不知此次你们一同前来,是有何事?”林默很和霭的给众人倒了水,当然,这不过假象,林默这是在悄悄反客为主,在潜意识上占据谈判主动。

“楚上尉,您给出的那些项目之类的,实在太偏向于理工科了,我们文科没有多少事情能做啊!”颜书翰也不藏着,干脆直接的说了事。

林默闻言,笑道:“也不能这么说,财会、文员、人事、销售乃至管理这些,都是向文科敞开的,有限制的,不过研发那一部分。

也别认为这些不重要,财会不用说,钱袋子,文员的话,是理顺公司各种工作,总结经验教训等活计,方便上级做决策的重要助手。

人事,就是招人,是发掘招聘人才,助力公司发展的重要一环。销售也不说,其中大有门道,不仅要善于开拓维护各种人脉渠道,还要收集研判市场需求与反馈,为产品设计生产提供参考,不然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不是白瞎了?

至于管理,确实要求对专业方面有所了解,但同时也侧重于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统辖能力等等,除去前者,后者这些,其实文科相较于理工科,其实还更占优势。

只不过,你们没有过职场的历练,工作经验欠缺,知识面相对的单一,没有在工作生活中,积累对专业工作的了解,所以暂时没办法直接一步走上管理岗,得从基层一步步历练着往上走。

当然,这也不绝对,有部分人因各种特殊原因,已具备独掌一方的能力,像家世、兼职或在学校担任过一些职务之类,因此掌握额外知识或得到过历练,这些人可能还无法立马胜任工作,但能够迅速上手,这些人便是会被选出负责项目的,且这基本不分文理。”

颜书翰听完,也点头对此表示了认可,不过并没有因此而善罢干休,依旧提出,想让林默这边专门出几个偏向文科的项目。

“其实这是准备了的,只是不适合拿出来公开展示,你们还记不记得,在这间会议室内,我曾提及过的宣传一事?

不过在说项目之前,我想先跟你们讨论一个问题,我们的人民真的觉醒了吗?你们这样的上街大声疾呼,效果真的很大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到林默这话,颜书翰还没有反应,便有随他来的人按耐不住,不知是想反驳还是怒斥,不过却被颜书翰率先一步拦下了。

“我想听听您的看法!”颜书翰认真的看着林默开了口,姿态摆得很低,表现边很真诚。

“我的看法,就是将疑问句变成肯定句,别看你们这些运动,好像搞得声势浩大,好像全国各地的人都参与其中。

但实则,这仅发生在小部分大城市,甚至大城市内参与的人,都仅有一小部分人,这一小部分中,又有多少是人云亦云凑个热闹的?

哪怕参与的人,都是相信并支持所喊口号的,但他们真能对这些有个清晰认知吗?做到了真正的觉醒吗?而不是随大流,或被鼓动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