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赔钱”两个字如同冰水浇头,让会议室的温度骤降几分。

即使是支持项目的人,脸上也蒙上一层阴影。

“看到了吗?”孟晓龙语气沉重,“一个稳赔不赚的项目,而且可能赔得不少!”

“这钱,是宝贵的国家外汇和地方财政资金!”

“我们国家底子薄,经得起这样折腾吗?这与我们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装备工业的大方针,是否相悖?”

“工人兄弟的汗水换来的外汇,买进一堆高价散件,装成车再卖给普通干部和老百姓?这符合中国国情吗?我看值得再商榷!”

朴素的道理加上冰冷的财务数据,孟晓龙的质疑带着巨大的冲击力。

会议室陷入了更深的沉默,疑虑和动摇的情绪开始在不少人心头蔓延。

就在这沉重的气氛几乎要压垮项目前景时,一直挺直腰杆端坐的李钢站起来了。

他知道,该是一汽,该是他这个技术派厂长发出最强有力回应的时候了!

“孟老!各位领导!”李钢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坚定,带着一种经历过大工业锤炼的力量感。

“首先,我要代表一汽全体职工,向孟老对汽车工业的赤诚之心表示最高的敬意!”

“孟老的担忧,也是我们一汽人在夜不能寐时反复思考的问题!”

他话锋一转,态度坚决:“但是,孟老,各位领导,这次合资项目,与过去同日本人的合作完全不同,也绝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买卖’!”

李钢的目光中燃烧着火焰:“引进奥迪,不是终点!它只是起点!”

“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自主发展的关键桥梁!”

他语气斩钉截铁:“我们一汽的目标,绝不是永远停留在组装外国零件上!”

“请各位领导看看我们的计划书。”

他让一旁的张兴业把他们一汽早就准备好的资料,全都放到了会议桌上。

由在场各个参会人员互相传递。

看着一汽提供的计划书和资料,不少人脸色都有些异样。

这个准备,太足了。

“我们的计划书里写得清清楚楚——”李钢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技术引进后三年内,我们要实现发动机缸体、缸盖关键部件的国产化!”

“五年内,国产化率要突破60%!”

“目标是最终打造出我们自己能完全掌握的、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下一代红旗轿车!”

“所以,哪怕是前期可能赔本,但相较于我们从奥迪身上获得的技术,我认为,不值一提。”

他面向孟晓龙,语气充满敬意但无比坚定:“孟老,您说我们是买卖,我理解您是恨铁不成钢!”

“但我们一汽人在孟老您这批前辈的带领下,从来都是啃最硬的骨头!”

“我们引进德国设备改造生产线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造更好的国产车吗?!”

“我们赔得起短期投入,但我们赔不起错失发展的时间!”

“赔不起技术停滞的十年又十年!”

“这次机会,是技术跨越的捷径,我们不能放过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