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www.1kanshu.net

随着邵维鼎的一记记筹码砸下,就算是再硬的堡垒,也会有所松动。

又何况是人心!

以穆勒为首的元老派,已经不再坚持奥迪不可出售这条内心底线。

堡垒已破,剩下的,便是如何划分战利品。

二者谈判的焦点,已经不在于是否出售奥迪,而是建立在出售奥迪的基础上,双方谁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之上。

卡尔·哈恩博士作为掌舵人,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示意双方团队的核心成员就座。

查克菲尼立刻带领鼎峰的财务、法律专家占据了谈判桌一侧。

大众一方,则由首席财务官和几位资深董事代表落座。

皮耶希也坐了下来,他此刻更像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顾问和未来可能的利益相关者,而非纯粹的卖方代表。

小鲁伯特则悠然坐在邵维鼎身侧,一副“我押注成功”的轻松姿态。

“我们原则上同意出售奥迪。”

大众的首席财务官开门见山,但语气仍然有着坚持,“然而,奥迪是大众集团宝贵的资产,承载着深厚的德国工业底蕴和技术积累。”

“我们要求保留相当比例的股权,以确保奥迪的战略方向与德国工业的整体利益保持一致,并为未来双方在技术、供应链甚至市场开拓方面的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查克菲尼立刻反击,语气同样坚定:“博士,鼎峰收购奥迪,是为了对其进行彻底的革新和赋能,将其潜力完全释放。”

“这需要一个清晰、高效的决策机制和绝对的战略主导权。”

“因此,鼎峰要求持有奥迪 73% 的股份,实现绝对控股。大众集团可以保留 27% 的股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享受奥迪未来成长的红利,但没有决策投票权,仅保留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分红权。”

查克菲尼说出了早就与邵维鼎商量好的措辞。

但这一句话,立刻遭到了大众一位董事的高声反对。

“27%?没有决策权?这不可能!”

他尖着嗓子道:“奥迪的技术、人才、品牌价值是德国工业的一部分!”

“大众集团必须保留足够的影响力,确保其德国根基不被削弱,并能在未来分享其在亚洲市场成功带来的巨大收益!”

“我们要求至少持有 49% 的股份,并拥有董事会席位和关键决策的否决权!”

查克菲尼摇头,寸步不让:“49%?这几乎等同于共同控制。将严重拖累决策效率,阻碍奥迪急需的转型和战略执行!”

“鼎峰投入巨资和资源,不是为了与另一个大股东陷入无休止的内耗!”

“27%是一个合理的比例,既承认大众的历史贡献,又保证了新奥迪的独立运营能力。”

他很冷静地执行着邵维鼎在谈判前给予他的底线,冷声说着:“另外,你口中所说的否决权更是不切实际的要求!”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谈判刚开始,就这么难推进下去。

皮耶希作为旁观者,反倒是更为清晰的看到了双方的焦点所在。

鼎峰或者说邵维鼎的底线,是 必须获得绝对控股权,确保对奥迪战略、运营、人事的完全掌控。

目标是 73%。

这在皮耶希看来,其实是相当正常的收购策略。

一家大型集团,是不应该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的。

而大众呢?

皮耶希很清楚,大众的管理层也很清楚。

奥迪要是被邵维鼎给收购了,再加上迈凯伦的技术加持,鼎峰的资金援助,以及内地可能开拓的市场,都会极大的助力这个品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